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时间:2024-2-25 作者:成都活动策划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篇
  授课年级:三年级
  学生分析:
  美术课是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喜欢动手操作,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是很强烈的。本课中所用材料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使用单件材料进行拼贴、剪等学生基本能掌握。但是对于同时运用几种材料组合设计,及色彩、作品造型的搭配等方面还是会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设计和引导。
  教材分析:
  树叶、草、豆类、石子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触它们,但很少刻意去观察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学生收集接触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渗透利用拼贴、剪等基本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精美的装饰作品。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
  2、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
  教学难点: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教具学具:
  1、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2、胶水、剪刀、纸。
  3、各种贴画课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团结合作本领大。
  根据学生学生猜出的谜底板书:手
  2、歌曲《巧巧手》。
  大家猜的都很正确,我们的手每天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我们都有一双巧巧手,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我们的手好吗?一起来唱巧巧手。今天就用我们的巧巧手一起来拼贴画好吗?
  二、欣赏阶段
  1、课件出示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用植物叶子或植物籽粒等实物做成的贴画,引发学生对这些物体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2、出示精美的实物种子粘贴画作品:
  (引导学生近距离的观察种子粘贴画作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像思维空间及触觉和审美经验。并且也及时的带领学生走出图片做进一步的观察,在用手触摸过程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真实的自我体验。)
  3、观察这些贴画所用的材料,他们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种植物籽粒色彩、造型的不同,大小也有变化,越仔细看变化越多,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籽粒的形状美、色彩美)
  4、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材料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5、说说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大家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点、线、面造型的方式。从而引出设计制作的步骤,在师生讨论交流中总结方法和步骤。这一环节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空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平等、民主、快乐的接受知识、感悟知识。)
  6、你认为还有那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利用。(这一环节更实际的落实到制作的设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回合的比拼,让学生从本质上来认识原材料、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了解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想象。为后面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三、制作阶段
  1、教师示范阶段————教师为学生示范一作品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感受美之后,学生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的欲望。但如何表现美呢?学生光有情感上的欲望可不行,还得有技术上教师的重点示范。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对贴画的制作过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示范一幅画,使学生学习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等,并使学生掌握点、线、面、的粘贴技巧。
  2、奇思妙想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动手制作。
  教师提出要求:
  (1)要知道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几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希望你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
  (2)可用各类材料单件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混合材料来制作,这样作品的效果会更好。
  (3)制作时,可以自己完成制作,也可以找朋友一起来制作。遇到问题,大家齐动脑共同解决问题,
  (4)提醒:告诉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5)学生制作开始——课件循环播放各种.种子粘贴画作品。
  (课件播放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和参考依据,并,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有趣的创造。)
  四、作品展示评价阶段。
  1、学生自评:学生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设想?并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互评: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些地方很有创意值得学习借鉴,哪些地方还有不足需要改进
  (这样的目的不但给学生创造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使学生共享了他人艺术成果、共享了快乐、共享了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得真棒,大家用自己的巧巧手创作了这么多幅优秀作品,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勇于实践,我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创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篇
  一、设计理念
  本课妈妈的爱以情感教育为主线,首先对情感目标进行确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他们对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容易把自己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妈妈的爱因而在课堂中以曲折动人的故事以切入点,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什么魔力让孩子们着迷?不是别的,就是情感体验,情感的渲泄,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能力和以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艺术情感的潜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本课以感受、理解、认识妈妈的爱,延伸发展学生关心他人,爱身边的人,做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并进一步从事故→歌唱→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爱→表达渲泄自己的爱,送爱心卡,为妈妈或周围的人服务,成为一个金堂、善良的好孩子。通过制作爱心卡活动,体验到双手创作的乐趣,把爱心卡送给别人,体验艺术与生活,情感的联系,学会用艺术作品表达爱的情感。整个课堂流淌着爱的清泉,让师生沉醉在情境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内容的关联处,情感的共鸣处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1、设立爱心乐园,引入课题,让学生非常直接地感受课堂爱的氛围,浓浓的情意。
  2、抓住学生心理教师配乐出示图片生情并茂地讲《血色母爱》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学生融入故事情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情感熏陶。
  3、从歌曲、儿歌、艺术作品中感受妈妈的爱,并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送给妈妈,报答妈妈的爱,体验成功的乐趣,愉快的情感。
  4、教师启发学生把爱分给更多的人,拓展延伸本课教学主题,把孩子的爱扩散到周围的`人,成为一名具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孩子。
  三、教学重点:感受、理解妈妈的爱并延伸爱周围的人。
  四、教学难点:爱心卡的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准备:
  1、CI; 2、故事、图片、音乐; 3、三杯水分别是醋水、盐水、蜜糖水; 4、几张爱心卡。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今天老师欢迎小天使们来到我们的爱心乐园(出示板书),爱心乐园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教师出示奖品),这个嘴巴代表了妈妈温馨而甜密的吻,妈妈是最喜欢懂事的孩子了,小朋友们做得好,老师就送给他一个妈妈甜甜的吻。
  2、情感熏陶
  听配乐故事《血色母爱》,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妈妈对女儿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并出示图片。
  [故事内容略]
  提问: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想哭,妈妈真伟大,妈妈真可爱,可怜等。
  师:我知道孩子们此时此刻有许多感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吧!(师弹钢琴伴奏)生有感情演唱。
  3、讲妈妈平时是怎样关爱我们的
  师: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自己的妈妈平时对我们又是怎样的关爱呢?
  生回答(略)
  4、尝尝、谈谈、演演。
  尝桌上的二杯水(分别是盐、蜜糖水)说说哪一杯最好喝是什么味道,让我们联想到好那首儿歌?请几位孩子上台有感情朗诵儿歌。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像春天的花朵,
  鲜艳又美丽;
  妈妈的爱像夏天的冰淇淋,
  冰凉又香甜;
  妈妈的爱像秋天的果实,
  又大又多;
  妈妈的爱像冬天的阳光,
  明亮又温暖;
  妈妈的爱呀!
  向蜜糖水又甜又香。
  5、艺术作品陶冶情操
  出示CI,一组摄影、国画、彩陶雕塑、儿童画作品;
  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这些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师提问:(1)这些艺术作品都表现的是什么?
  (2)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心情是怎样的呢?
  (3)哪件作品给你红星最深?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这些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是从古至今妈妈对孩子深厚、无私的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孩子们离不开妈妈的关爱,那我们怎样报答妈妈的爱呢?
  (分组讨论回答)略
  6、讲解制作爱心卡
  出示爱心卡欣赏
  师:你喜欢这些爱心卡吗?为什么?
  想亲手制作一张爱心卡吗?
  知道怎样制作吗?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补充)
  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演示过程。
  7、情境表演
  妈妈下班回家我们怎样做来报答对妈妈的爱?
  选一名学生表演妈妈,一名学生表演孩子,全班孩子拍手唱《妈妈下班回到家》这首儿歌。
  8、师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听了感人的故事,制作一张精美的爱心卡,还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你们开心吗?
  生:开心
  师:我们从小就感受到妈妈无私、伟大的爱,真幸福,我们更应该关心,周围的人,做一个有爱心、善良的好孩子,怎样做呢?想一想, 再回家试着去做一做。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3篇
  教学内容:
  本课学习旨在通过对以往家人之间有趣、有益活动的回忆,引发对来自家人关怀的领悟和体会、对骨肉亲情的认识和思考。此外,还将在人物形象的勾勒、活动场景的描绘等艺术创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亲情的意义所在。
  学生情况:
  在苏少版美术教材中,学生在中年级段曾经接触过《亲昵》一课,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过初步了解,也尝试过具体的人物形象的表现。本课在以往的基础上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集中在家庭成员的细节中,使艺术表现的内容集中于一点,以此更深刻、更透彻地予以彰显。
  教学方式、手段: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将视点聚焦于生活中的家人,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2.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经历中,体会到“温暖”“关爱”“亲密”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设置问题情境,在游戏中学习,在对话中感受,在活动中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探究、积极尝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引导学生学会审美。激发创新精神,激活创新思想,使其形成独立的见解并创造性地予以呈现和表达。
  教师准备:记号笔、彩色笔、画纸、PPT课件等,教室四周张贴相关作品,营造氛围。
  学生准备: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经历的故事,彩色水笔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回忆、观察,进一步熟悉不成都庆典策划公司物外形的表现方法,用线描或色彩等自己喜欢的绘画表现方式呈现家人的具体形象,再现与家人亲密无间的生活场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记忆中经历过的家庭趣事的回忆和交流,搜寻家人言行及有趣场景的动人一幕,定格并艺术地重组这一瞬间情境。注意表现个体之间大小、高矮、疏密和神态的对比与呼应关系,以相应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到家人温暖包容的亲情,表现家庭和睦欢乐的场景。学会感恩,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家庭的温暖,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刻画,表现家庭成员的亲密、和谐和幸福。
  教学难点:
  1.用线描或色彩等方法表现家庭成员,注重人物的体态、神态的刻画。
  2.通过大小、高矮、疏密等对比,塑造出丰富、有趣、和谐的家庭人员群像。
  3.描绘恰当的背景,增强画面的情境感、现场感。
  教学设计
  一、感知与体验
  1.相识的朋友——绘本欣赏
  (1)同学们!看,这是谁?(PPT逐页播放,学生观看欣赏)
  (2)我们崇拜无所不能的爸爸妈妈,他们和我们朝夕相处,就像是老朋友一样。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相识的朋友,他就是英国画家安东尼?布朗。(PPT简介《我爸爸》《我妈妈》的绘本作者)
  (3)正如安东尼?布朗在图画书上描绘的那样,这些“相识的朋友”其实就是每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的“熟悉的家人”。
  2.亲密的家人——家人红星
  (1)回忆。四人一小组,围绕“你熟悉和了解你的家人吗?”“他(她)的职业、性格、特长是怎样的?”“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2)交流。将自己和家人之间发生的趣事晒一晒,讲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分享快乐和幸福。
  (3)再现。欣赏一组家人活动的图片,重温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4)归纳。看了这些家人在一起的画面,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词语能够地表达我们与家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和谐美满?亲切温暖?快乐幸福?还是……
  3.相连的心手——游戏活动
  (1)指上亲情
  老师也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心手相连!你看,家人之间多像我们的手,同根同生、同心同行!
  看一看,自己的手上,哪个手指是爷爷或奶奶?哪个手指又是爸爸或妈妈?
  说一说,为什么你会这样选?理由是什么?
  (2)指画游戏
  选择合适的手指进行家人形象的涂画活动。
  展示自己的指画家人形象,介绍人物特点以及自己的涂画思路。
  4.瞧这一家子——课题出示
  这节课,我们学习《瞧这一家子》,共同回忆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分享快乐和幸福。(板书课题)
  5.熟悉的身影——形象分析
  (1)思考归纳
  刚刚在练习时,我们都针对家人的外在形象特征进行了手指的选择性涂画,那么在手指上作画时,你是怎样利用手指的不同形态特征来表现家人的外形特征的?又是如何通过具体描画细节来凸显各种人物的身份的?
  同学说一说,议一议。
  (2)概括总结
  其实,想要通过家庭成员的外在形象来表现家人的生活情景,不外乎以下几点:
  年龄——分析和比较各种年龄段人物的显著特征。
  体态——通过人物的身材和动作表现其体态的特点。
  表情——透过五官的特别变化,反映即时发生的有趣、有益的事。
  (3)创作尝试
  试画,勾勒一位家人或自己的形象,注意表现人物的年龄、表情、体态。
  简评,几位同学介绍自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艺术表现手法。
  6.可爱的亲人——画面构思
  (1)观察与归纳
  从同学刻画的人物表情、体态中我们不难看出,和家人在一起总是快乐的。那么,当所有的家人、众多的快乐积聚在一起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让我们再来重温前面我们曾经看过的几个画面。这些家庭虽然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但在画面形式上却有着极大的相似处和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这些家人在一起时,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自然又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字形排列。有横向,还有竖向。
  就像我们的手一样,几根手指可以一字排开,指尖也可以聚拢合一。让我们再来欣赏这样几幅温馨的画面。
  (2)解读与演示
  示图:教师请同学上台做小助手点击鼠标,播放PPT图片;全班同学边欣赏,边观看教师在黑板上利用圆形教具逐一拼摆出不同的构图图示。
  解图:对画面中的人物构图现象进行归纳。
  完图:教师演示,完成画面中家人的初步描绘。
  (3)总结与说明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人还会通过对视的眼神、依偎的肢体、相携的手足、投射的身影等其他方式,将彼此排列和勾连在一起,突出局部、放大细节,换一个角度看家人,显得更亲密、更温馨。
  7.搞笑一家人——经典艺锦
  (1)大师作品。有许多大画家感动于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塑造了让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如: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国产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形象等等。
  (2)同伴作品。我们的同龄人也感动于父母的关爱,体会到亲情的珍贵,用画笔记录了快乐时光。
  8.我的一家子——创作设想
  想一想,你打算如何表现你和你的家人在一起的感人场景呢?同学相互说一说、议一议,通过彼此交流、互相启发,产生新的创作灵感。
  二、创作与表现
  1.教师给出创作建议
  (1)以2-3位家庭成员为主要表现对象,注意刻画人物的年龄、体态和表情;
  (2)添画适当背景,表现家人在一起时有趣、有益的场景,凸显“我爱我家”的主题;
  (3)工具和材料不限,单色与彩色均可。
  2.学生展开创作练习
  (1)学生根据“创作建议”展开作业练习,想象实践,开始本课创作。
  (2)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不同创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3)学生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将完成好的作业张贴至事先制作好的“我爱我家”相册中。
  三、反思与评价
  1.作业的赏析
  教师翻阅同学当场完成好的“相册”,师生共同欣赏“相册”中的“照片”,原创小作者介绍自己创作时所要表达的思想,其余同学也可以说说自己看画后的感想。
  2.认知的延伸
  (1)同学们,有家人的家才是真正的家。从古代汉字“家”的结构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祖先用于祭祀的猪的形象,因此,家是有生命的。
  (2)除了人类社会,动物们也有着它们的情感世界。让我们来看一组别样的温馨画面:
  枝头上,小鸟嗷嗷待哺;
  水中央,小熊一一过河;
  旷野中,小象缓缓散步;
  还有……
  3.创作的拓展
  同学们,不管是人类也好,动物也罢,生命的成长始终伴随着家人的照顾、亲情的呵护,这种美丽让许多人为之感动,也让许多人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定格每一个美丽瞬间:有雕塑、陶艺和纸艺,还有布艺、指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地体会亲情,对你爱的家人要学会感恩。
  作业要求
  本课设计了两次主要练习环节,难度上呈梯度递进:
  练习一:在指上作画,以游戏的方式解决人物个体形象塑造。
  画一画,试一试——简单勾勒自己或其他一位家人的形象,注意表现人物的年龄、表情、体态。
  练习二:在纸上作画,以探究的方式解决人物群体构图问题。
  1.以两到三位家庭成员为主要表现对象,注意刻画人物的年龄、体态和表情;
  2.添画适当的背景,表现家人在一起时有趣、有益的场景,凸显“我爱我家”的主题;
  3.绘画工具、材料不限,单色、彩色均可。
  教与学的评价
  在美术学习中对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亲近经典、习得技能等方面,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评价可以帮助儿童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促进发展。课堂上,美术学习的评价分多层面、多角度地评价,多主体、多对象地评价,多目的、多手段地评价。本课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评价导引学习的深入,通过评价产生创作的共识。
  从《我爸爸》《我妈妈》的欣赏开始,就将评价与导入糅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对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产生内在的隐形评价。其后的学习中,依次又对交流活动、游戏(创作)活动、归纳活动、尝试(创作)活动做了相应的评价——有的针对欣赏的作品,有的针对讨论的认知;有的针对个人的创作,有的针对同伴的学习……正因为有了不同环节的相应评价,学生得以以此为鉴,生发更多、更好的创作。
  本课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时,注重双方的互动评价和关联评价,即“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个体自评”,甚至还包含着对作品、对活动的评价。这样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贯穿全程、深入细节,对学习的持续性发展起着良好的推进作用,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习得的更多,与此同时体验家人亲情,感受家庭温暖,享受生活乐趣。
  反思和总结
  每个人都有亲密的家人:父母与子女、祖辈与孙儿,还有兄弟姐妹、叔侄甥舅、姑婆媳婿等等,互相之间有着浓浓的亲情。亲情是我们永远不能割舍的情感,中华民族崇尚亲情,血脉相连,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氏族文化。围绕相关的文化性学习和技能型训练,本课力图做到:
  1.内容的不断生成
  本课选取教材来自生活,学生对家庭生活十分熟悉,与家人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有着无数有趣、有益的事情,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美满,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在各方面也都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因此,孩子与父母之间依赖而依恋,亲近而亲密。鉴于此,本课的学习既忠实于教材,又不固守教材,在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科学而有意义地调整使用教材,提高本土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打开思路。如将学习过程整合为“相识的朋友”“亲密的家人”“懂你的知己”“我爱的你们”四个板块的教学,在深化了亲情主题的同时,分别接入“导入”“新授”“创作”“总结”的常态教学。其间还加入了“相连的心手——游戏活动”“熟悉的身影——形象分析”“可爱的亲人——画面构思”“搞笑一家人——经典艺锦”“我的一家子——创作设想”等富含人文性主题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对生活中的家人、艺术中的家人有了全面立体的认识。
  2.练习的持续递进
  学生已升入六年级,经过多年的小学美术课堂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人物基本造型能力,对线描、色彩等表现形式均有过尝试。因此,本课练习的重点不在人物形象的概念性描画,而旨在通过具体、生动、丰满的家人形象的塑造展现亲情。为此设计了两次主要练习环节,难度上呈梯度递进:
  练习一:在指上作画,以游戏的方式解决人物个体形象塑造。这一环节的目的重在复习,通过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在手指上刻画家人的形象,让学生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重拾人物创作的技法和已有经验。
  练习二:在纸上作画,以探究的方式解决人物群体构图问题。这一环节的目的重在通过大量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发现亲密家人在一起时的共同之处,为画面构图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此构图模式加以变化,创作出自己回忆或是想象中的欢聚场景。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1.本课还可选择以动物形象为创作主体,表现动物世界有趣的“家庭生活”现象,如儿童熟悉的“母狼育婴”“乌鸦反哺”“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等故事。
  2.本课主题还可通过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予以展现,如剪纸、实物粘贴、泥塑等综合材料制作。
  3.本课可尝试“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以欣赏为主,适当切入少量技能练习。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4篇
  教学目标:
  1、用纸盒及多种材料制作一栋小屋。
  2、能说出小屋里住着谁,他喜欢做什么。
  3、小组或全班同学将作品摆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庄园、城堡或村落。
  教学重、难点:
  1、是否敢于想象。
  2、是否敢于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剪刀、彩笔、胶、纸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绘画工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回忆、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喜欢童话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他又住在怎样的屋子里?
  2、发展阶段:
  (1)小朋友们,你想成为一名小小的建筑师吗?你想拥有一套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吗?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做吧!瞧!我们做的房子有多棒: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它们色彩鲜艳、造型丰富、配上各种小巧的环境布置,真是太有意思啦!
  (2)想一想画出你想要的房子的外形、结构。
  a、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b、屋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c、门和窗的造型:方格窗、百叶窗还是大玻璃窗……单扇门、双扇门、或是旋转门、卷帘门……各是什么形状的?安装在什么的地方?门窗是不是需要打开?从哪里打开?
  d、其他部分:是否需要设计阳台、阁楼?房子的装饰等。
  注华与星: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设计一组房子时要大小高低搭配和谐
  (3)做一做
  a、先做房子的身体,画好门窗后先剪制门窗,再粘贴身体。
  b、根据房子身体的形状大小来制作屋顶。
  c、添加其余部分或装饰房屋。
  d、选用一张彩纹纸作为底板,将房子贴在上面。
  e、有兴趣还可以给房子周围布置一些小设施,组成一个社区。
  三、学生作画,老师辅导:
  布置作业:制作一栋童话里的小屋生:自由选择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
  四、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课后拓展:请学生思考,除了小屋,纸盒还可以做什么?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创新生活的美好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小鸟有不同的窝,了解小鸟的画法及保护的相关知识。
  3、能力目标:学会表现不同形态小鸟的方法,运用想象、创新的方法为小鸟设计一个家。
  「设计意图」
  生活是美术教学的源泉,兴趣是的老师。本课我主要从以上两点入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各种各样的鸟窝;在欣赏、讨论中感受不同鸟窝的美感及表现方法;在欣赏的同时,运用启发、想象,调动学生对作品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表现不同形态小鸟的方法,了解不同小鸟有不同的窝。难点:设计出想象丰富,思维独特的鸟窝。
  「课前准备」鸟窝、鸟的图片、绘图工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学生家里的照片。(引出家的涵义:温暖、舒适、安全)你看这是什么?——(课件)小鸟,它们有家吗?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小鸟的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学生自己温馨的家,让学生自己想到小鸟也应该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会是什么样子,调动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直接进入课题。
  二、观察感受:
  1、同学们,我们的家都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里,小鸟的家又在哪里呢?
  学生交流
  课件展示:——树上、草地上、河边、屋檐下、电线杆上、墙洞里到处都有。它有什么作用呢?——和我们的家一样,是小鸟温暖、舒适、安全的庇护所。
  2、小鸟的家不仅作用大,它的样子也很有趣呢!
  学生交流“你见过的小鸟的家都有什么样子的”。
  课件展示:(实物展示——鸟窝)
  你看,这个鸟窝像什么呢?——一个麻线球。这个鸟窝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特点?——不一样,从底部进入。鸟儿不同,鸟窝就不同。
  资料展示:世界上的鸟类有上千万种,鸟窝呢也就有成千上万个样子。(课件)
  北非黑脸织布鸟攀雀
  3、现在,大屏幕里就藏这许多美丽神秘的鸟窝,想看吗?你见过这样的鸟窝吗?它是什么材质的?鸟窝的形状给你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回忆生活常识,同时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常识。
  三、发展阶段:
  1、这么多新奇的鸟窝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呢?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为自己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注意:鸟窝和“家”的区别)
  2、出示本节课的作业要求:给小鸟设计美丽舒适的家,要求想象丰富,思维独特,色彩鲜艳。
  3、在没画之前谁来描述一下小鸟的样子?——圆圆的头部、椭圆形的身体、三角形的翅膀和尾巴,它们有的在天空上飞,有的在窝里。
  4、教师范画(课件动画演示画法)
  5、教师范画鸟窝,然后装饰一下,再添上适当的环境,这样一幅画就完成了。
  下面同学们拿起画笔赶快行动吧!看谁的小鸟最可爱,谁的家最美丽、温暖。
  6、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小结:
  同学们,请把你的作品用磁石吸贴在黑板上。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些优秀的作品吧!如果你是只可爱的小鸟,你最想飞进哪个家,最想和哪只小鸟交朋友?你是怎么想的?
  五、延伸拓展:
  你们看,我们的大屏幕上小朋友在干什么(课件)?——给小鸟建房子。他们的行动说明了什么?——说明小朋友热爱小动物。爱护小鸟我们该怎么做?——不砍伐树木、不猎杀鸟、植树小鸟如果听到了一定会高兴的。老师希望小鸟真的能看到同学们会这样做,那样,地球妈妈也一定会高兴的!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6篇
  《茂密的花》: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金堂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7篇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盅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像、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
  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续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制,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本课展示的.多幅学生作品旨在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非就材料,通过学生的一双巧手描绘、制作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难点:1。陶器与瓷器的不同之处
  2.盘画作品是如何制成的。
  3.漆器是如何制成的。
  4.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中外瓷盘艺术品图片,各种制作材料,白瓷盘,水粉颜料,纸盘等。
  生:白瓷盘,纸盘,卡纸,剪刀,色纸,废旧材料,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请同学把自己查阅的有关盘子的资料,图片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师可将学生带来的盘子图片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谈谈对不同材料盘子的认识。师生共同探究中外陶瓷艺术。
  2)学生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请大家对陶盘、瓷盘图片进行简单的评述、探讨。交流各自所直达的有关盘子的小知识。
  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陶盘、瓷盘,和学生一起探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听取形式呢感不同的看法。
  4)。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2.欣赏作品,启发构思。
  1)。请学生和教师一起欣赏课本上的盘子,特别是第14—17页的中外陶盘、瓷盘、漆器盘和学生作品。
  2)。请学生分析一下这些图片,能看出来这些盘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盘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说一说盘子上的图案和装饰盘子的材料,你最喜欢课本上哪一个盘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这些盘子的构思很巧妙,构图新颖,色彩鲜艳,多中材料把小小的盘子装饰得非常美丽,挂在教室或居室可以起装饰的作用。
  4)看到这些美丽的盘子,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师比一比,和同学比一比,你是否也能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作业展示
  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同学们带来的材料要共享。
  2)同学们可以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共享成功的喜悦。
  3)提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收获吗?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4)在欣赏学生作品之余,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特别是对其他组的同学作品提出赶紧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
  5)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性评述。
  6)别忘了把桌面、地面收拾、打扫干净。
  六、教后记: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8篇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星期三的下午第三节课至五点三十分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绘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创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活动步骤:
  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两次,活动制度化。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主要从刮蜡画方面着手,以刮蜡画为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重点辅导学生刮蜡画方面的学习;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让同学们得以受益。
  (五)、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举行国画、速写、简笔画、素描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通过训练比赛,大大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五、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两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9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在表现马路的繁忙的景象的手法
  2.马路上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以及马路上的一些标志所表示的意思
  课具:教师准备有关各种道路和各种汽车的图片等,以及示范的各种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各种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道路,汽车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谈谈他们所处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二、发展阶段
  1.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想象,试说说马路的形状、以及马路上有什么?
  2.小结:马路的形状有S形、T字形、十字形……
  a.S形的马路一般来说是用在乡间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马路的两旁是一些树、稻草。T字形可以说这是一个三岔路口、分道的。卢的两旁一般有些农田、树木……
  b.十字形的马路可以说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车流量都是相当大的。两旁边有些高楼大厦、住宅楼、学校、超市……一般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花坛。在十字路口还有警察叔叔、红绿灯、斑马线……斑马线的作用就是过马路的人行走。我们过马路是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由于交通过于忙,就将人过马路的斑马线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3.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说说自己想象以后的的马路是什么样子、你想有什么样的马路?
  4.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表现出自己对道路、汽车等景物的感受。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甚至可以画现实中没有的情景。
  5.讲解作画步骤:
  (1)画轮廓:
  (2)涂色
  (3)勾线、涂背景
  三、布置作业
  作业: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要求:(1)学生将作业纸画满了达到色彩的变化效果与协调
  (2)学生们设计自己的独特造型的汽车、马路等。
  四、学生绘画制作,老师指导。
  五、学生自评、互评。
  六、课后拓展
  让学生通过想像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和汽车。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0篇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三原色
  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
  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我们的生活环境是色彩缤纷的,这中间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考考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在众多的色彩中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出示红、黄、蓝)。
  3.之所以说它们奇妙是因为它们是无法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而它们之间相互调和却可以生出许许多多漂亮的颜色。我们把这三种颜色称作原色。而任意两种原色调在一起所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比如说和蓝色调在一起可以产生绿色(出示绿色)那么绿色就是间色的一种。
  4.今天我们就以这四种颜色为各排重新命名:红队、黄队、蓝队、绿队。每队都有一只气球,哪一队课堂听讲认真,善于思考,积极回答,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画效率高,哪队的气球会升的,想不想比试一下?
  二、新授:
  红色带给人们的感受:
  1.下面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在节日里或喜庆的场面上哪种颜色用的最多吗?(板书:红色)
  2.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红色吗?红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课件出示图片)
  4.你能说出几种红色?
  出示色相环,介绍常见的几种红色:大红、朱红、橘红、玫红、紫红。
  5.说说彩笔中的红色,跟同位说一说。
  生活中的红色:
  这么多的红色都来源于生活,你能说说生活中的红色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的世界,来欣赏红色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3.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画家是如何以红色为主来作画的。
  欣赏后判断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的画就是用红色来表现的画。
  红色的画就是以红色为主来表现的画。(解决红色画的概念问题)
  (2)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这两幅作品都是用红色表现的,比较一下哪幅更有层次感?为什么?
  运用不同的红色来表现画面会显得有层次更丰富。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说一说,他们的作品给你什么启发?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四、学生实践
  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下面我们就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板书课题)
  要求:1.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大胆构思,尽情宣泄对红色的感受。
  2.想好要表现的内容后直接用深色彩笔勾边起稿。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拓展总结:
  今天我们以红色为主表现了不同的事物,感受了红色带给我们的热情和喜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红色伙伴一直陪伴着每一位同学,是它让你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也是它见证着你从普通队员到优秀队员的成长。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位少先队员不仅要佩带红领巾,更要爱护它,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具学具: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小结:
  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对折剪纸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2篇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重点的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副以蜻蜓为主体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有重点的观察蜻蜓。
  2.能否将观察到的蜻蜓特征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3.是否能够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教室准备蜻蜓标本,图片,有关作品。
  (2)学生准备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0日
  活动一:
  通过实物投影观察蜻蜓标本。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是模糊的、概念化的,农村的.孩子虽然常看到蜻蜓但仔细观察的不多。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活动二:
  描述蜻蜓的外形特点,说说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在交流中,了解对称对飞翔的重要性。
  欣赏书上绘画蜻蜓的作业,谈谈哪些画的精细、写实、哪些写意但又抓住了蜻蜓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画法。
  谈谈自己认为绘画的蜻蜓周围可以添加哪些背景。
  活动三:
  运用线条来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以组为单位将画好的蜻蜓剪下来,贴到一张大纸上,共同添画背景。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1日——10月24日
  活动一:
  出示折纸的蜻蜓,引起学生兴趣。
  每一组发两只折好的蜻蜓请学生们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该怎样折,同以前学过的“千纸鹤”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起来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
  学生随老师的演示学折蜻蜓。
  活动二:
  教师在教师的展板上布置一朵油菜卡纸画好的荷花,制作一只立体的蜻蜓停在上面。蜻蜓翅膀上花纹用彩色笔描述出来。告诉大家这只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陪她玩,鼓励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的蜻蜓铁道展板上。
  蜻蜓可以用对折剪,再装饰的方法。鼓励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样式。
  提醒孩子选择制作蜻蜓,需要强调它的翅膀的对称性。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并完成作业。
  活动三:
  用学生们的纸折蜻蜓布置展板,鼓励做得快的学生再制作莲蓬和蝌蚪,充实池塘中的景色。最后教师为展板题词:荷塘秋色。师生共同体会创造的快乐。
  札记:
  上这一课时正赶上我们学校“班班创特色”艺术类二课小组成果展示。学校要求各班将成果展示在自己班的展板上。而二年级这三个班当中一个班是“折纸特色”一个班是“我爱大自然”另一个班是“诗情画意”。我充分利用了本节学的蜻蜓来布置展板:一班的折纸作品展中有各种不同质感、颜色的纸折的蜻蜓;二班直接将课堂作业展“荷塘秋色”利用了起来;三班的“诗情画意”中就有两幅画有蜻蜓的诗意图。学生高兴得说:“老师,我们这节课学的锦江可真有用!”是呀,“学以致用”不正是我门这些美术教育者一直在追求的吗?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我校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教育的和谐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成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孩子们的精神风貌和教育成果。
  二、目的与任务
  1、通过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继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
  3、把一些对美术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集中起来,为他们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观摩,从而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内容:以剪纸、剪贴、为主要学习内容。
  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剪纸和剪贴画的`制作方法,能够对身边有趣事物进行写生和创作。
  四、组织形式
  分组辅导,每组5人。
  五、学习时间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时间。
  六、具体措施
  1、宣传发动,以自愿参与为主。
  2、确定学员,并向学员说明美术特长小组开展之目的和任务。
  3、制定小组活动规章制度。
  4、每学习一项内容后举办一次画展进行总结。
  5、采用诱导的方法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二周:宣传发动,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召开会议,选组长并向学生说明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的目的、任务以及所学内容和所需学习用具。
  三至六周:学习剪纸知识。
  第七至八周:举行阶段性学习汇报展。
  第九周:举办画展,总结交流。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4篇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范作、各种绘制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
  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
  三:探索实践。
  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红星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的节日联想画面)华与星节日的盛大晚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教学拓展。
  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的?
  课后记:
  在洋节泛滥的今天,中国传统的节日却日益被学生们所遗忘。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渗透了民族节日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产生了民族自豪感。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5篇
  本学期我担任一、二、三、六年级的美术课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目标如下:
  一、学习习惯培养
  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仅进入学校一个学期,我个人认为,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只有从小做起,从细做起,中高年级的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比较好,但也会有不带用具,乱涂乱写的时候,也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与督促。
  习惯的培养应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
  (一)课前带好,课上摆放好、用好美术工具的习惯。
  有的学生工具乱摆乱放,使用起来也是毫无条理,甚至手上、脸上,衣服上也都“挂彩”,画笔调色盒用完不清除,下次再用时,极不方便。作业粗笔大抹,潦草应付,作画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按方法不按步骤,画面杂乱无章。这样的学生往往平时做事也是缺乏条理。 为了改善此类情况,我制定了相关措施:一、在美术课后把下一节课所要带的工具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在记录本上,避免回家后忘记。二、建立课前检查制度,让表现好的同学作好每次书面记录,过一段时间我就进行反馈和奖励,以此来激励全体学生。三、鼓励同学有爱心将自己多余的学具借给他人,但像别的同学借锦江的就扣除一面小奖章,四、上课示范时,条理清楚的演示每一步,并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辅导学生时,对条理性差的学生,严格要求,重点培养他们有序操作,让他们逐步养成做事有条理习惯,将来做事也会事半功倍。
  (二)要学会倾听,多与他人合作。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注意力很难集中,一有事情发生就很容易走神,在课堂上往往控制不住自己,随便说话,因此培养他们能注意地听老师和伙伴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是很重要的习惯培养。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自主意识,渴望别人的认可,也愿意与人沟通,但只是沟通的方式会有有些偏差,会有不等别人说完就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也有争吵和不华与星的现象。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多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乐于交往,与同学合作,在活动过程中培养集体意识, 让学生有参与的兴趣,能在指导***验与感悟,获得真实的感受交流。 具体措施:在某一学生具体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要求学生:“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绘画、制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由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组成。
  (一)针对于绘画这部分:
  低年级同学们的作业反映出来的是大多数同学都十分敢于想象和创新,画面色彩十分艳丽,能力应该包括会用简单的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学会几种基本线条的画法,涂色均匀,构图完整,用色绘画大胆等等。
  中高年学生的造型能力比低年级有了明显的提高,同学们的业不仅有线条的疏密变化,而且在色彩的搭配、绘画方法的处理、涂色的均匀度、画面的丰富都有一定的提高。知识方面应
  掌握原色、间色、明度、纯度、颜色对比、色彩调和等色彩的基础知识和透视、明暗等相关素描知识,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具体措施:
  在绘画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低年级授课时我反复强调基本型、涂色方法、构图等最基础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的红星,不易忘记。
  具体来说主要是线条表现和涂色两方面的训练。
  1、低年级学生进行以线造型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只有经过一定的以线造型能力训练,他们的小手才能灵活、听话,随意弩驾画笔为其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绘画课时根据课的内容合理安排一些简笔画、速写等用线线造型的绘画让学生进行练习。
  2、涂色练习先从色彩搭配说起,让学生明白哪种色与哪种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更好,更能突出要表现的内容和主题。讲一下涂色技法和要求,小面积色怎么涂?大面积色怎么涂?蓝天、大地、河流怎么涂?哪些画用蜡笔水彩相结合涂?怎样涂色均匀?总之,学生掌握的涂色技法越多,创作出的绘画效果也就越好。
  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绘画基本功的磨练,而且要求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不能简单下笔,随意去画,应该是有目的、有思考的创作。只有这样画面表现才更加有意义。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创作时会容易不自信的,总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这时候就需要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教师多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
  (二)手工制作方面:
  低年级的应该掌握:
  会用彩纸、挂历纸等纸张制作出一些样式简单的小饰品,颜色搭配合理,有自主创新设计意识。
  中高年级的学生应掌握:会用大小,形状,色彩,材质不同的材料进行有规律地排列,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作品;从各种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联想,根据材料的特征动脑筋进行各种设计制作。
  具体措施:
  手工制作课作为小学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特别是“手工”课的动手,更符合少年儿童好动的天性,手工制作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用积极思考、达到手脑互动。
  我在此类课的授课时着重“示范讲解”, “示范讲解”是手工制作课教学的关键,因为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模仿操作顺序进行的前提。这一环节的教学,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面向全体学生,讲解的措词要得当,浅显易懂,“看听”结合。示范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中高年级的教材中有建筑艺术欣赏,色彩三要素的练习,园林、宫殿欣赏,大师作品欣赏,国画技法等基础知识,
  随学生年龄增长,他们知识结构也随之变化,教师有责任讲清楚这些相关知识,在学生描绘事物、认识事物方面起到正确导向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有理可依,培养他们科学观察事物能力,以利于学生向成人化过渡,利于小学美术教学与中学美术教学衔接。
  教师给予学生的知识一定要规范和科学,不能随意而谈之。在课中传授的知识必须讲究
  科学性和丰富性,并且要能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还应以热情和真诚的工作态度对待学生,感染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少框框,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用心施教,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为依据,精心的安排、设计,更好的起到主导作用,从而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力得以提高,智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教师还应该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共同进步!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6篇
  《我喜欢的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同时又融入了“欣赏。评述”及“设计。应用”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自然界中的鸟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姿态各异,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可以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对画家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借物抒情的非凡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准备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3、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
  (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成华区鸽”有什么关系?
  (3)鸽子画得怎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4、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5、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7篇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
  2、在三原色的相互活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活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
  教学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颜料。
  2、调色盘、笔。
  3、装水的杯子。
  4、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红星。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兰=?”“红+黄=?”“黄+兰=?”,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红星。
  2、接着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三、示范,并布置作业。
  1、老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面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老师在用、调、涂色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不同的调色方法,并注意好环境卫生。
  2、要求学生用水粉或水彩画或用色水活动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颜_
  四、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3、注意卫生。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
  2、老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8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小学美术第二册的第四课,课题《船》。
  教学对象:一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过程与方法
  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了解、认识船的过程中,潜在地启示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创造中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教学重点」
  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教学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的画出船的状态
  「教具准备」
  各种各样船的图片及学生作品等相关课件、教师范画作品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课件播放为辅。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位电视中的新老师,与我一起给同学们上一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好不好呀?
  3、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谜语)不着地,不腾空,一座高楼在水中。打一交通工具。(船)
  (二)了解船的来历
  船作为交通工具是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大家都知道,人类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水,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总是喜欢依山傍水而居,他们看到水里的鱼想捕获,遇到江河想渡过去,洪水泛滥时想要逃生,采集的食物或捕获的猎物多的时候需要通过江河、大海运出去交换别的锦江回来……总之,人们热切盼望着有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能征服江河湖海,后来,有一次洪水到来时有人发现抓住浮在水面的圆圆的木头可以平安的渡过河流,人们根据这一原理,经过反复制作、实验,制作出了水上交通工具——船。(课件)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聆听视频文件的介绍,与画面中学生共同学习和体会古人计数的实物、结绳、刻道三种计数方法。
  (三)探究学习(利用课件)
  1、 认识船的种类、名称、用途
  提问:你见过船吗?你都见过什么样的船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提问: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船,你想了解吗?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船你认识吗?它们威武吗?漂亮吗?你知道它的用途吗?
  教师小结:渔船,渔夫捕鱼用的;客船,载人用的;帆船,用于捕鱼、航海运动;快艇,旅游、观光用,皮滑艇,运动用的;军舰,用于军事打仗;工程船,用于钻探打捞等……
  2、组织小组讨论
  咱们刚才看了这么多的船,如果老师想请你们画一艘船,你打算画一艘什么用途的.船呢?它是什么形状的?请你和本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
  3、学生逐一说出船的名称和用途。
  (四)引导学生分享绘画步骤并示范
  1、 生说步骤,师在黑板上演示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说出船各部位的基本形体)该先画什么呢?船身是什么形状的?船身上还有什么?它又是什么形状的?(类似于楼房一样的长方形组合而成。)船上还有什么?(国旗、救生圈、小窗户……)轮船应该在什么地方行驶呢?周围会有什么?远处呢?水里会有什么?天上呢?……
  2、 引导学生分析部分学生作品:
  课件依次出示一些其他同学的作业。师引导生看图
  (五)学生创作性实践活动
  1、宣布作业要求:发挥想象力画一艘乘风破浪的大船。
  2、 学生作业,师巡视辅导。课件出示下列几种常见的船的图画供生参考。
  辅导要点:不同的船有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适当的背景添加。
  3、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4、赏析作品,是为了更好的启发创作思维,延续兴趣,实现绘画语言与叙述语言的互助,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六)拓展延伸
  1、最大的船有多大?世界上什么船最先进?将来的船会是什么样的?
  2、民间有什么船?
  3、查找有关船的事件,如:泰坦尼克号、成都舰、郑和下西洋……。
  (七)总结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19篇
  1、听音乐画画
  教材分析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
  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现方式,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 ( 绘画) 、音乐 ( 旋律 ) 、文学 ( 歌词 ) 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如教材图例所示。
  教学目的
  1 、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
  2 、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3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重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难点 能听歌曲画画,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学过程l、引导自学
  播放钢琴曲
  与儿童歌曲,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来表现画面。
  2 、交流释疑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
  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与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 线条来表现。 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把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
  3、 当堂检测:
  作业展评,学生自评与同学评论。
  4课后拓展:
  音乐和美术是相通,在生活中要注意听音乐学会联想和画画,把对音乐的感受画下来。
  长长的线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学生线描速写,
  动物、人物线描速写展示了线条的美,
  趣味线条,学生笔不离纸,一笔画完的形象,这样的作品,学生欣赏时兴趣较浓,游戏式的绘画可
  以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力和美术学习的兴趣。线是最基本的艺术语言之一,也是小朋友们画画时最爱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2、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3、通过趣味线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用线条来进行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地用线条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毛线。
  学具:彩笔、油画棒、作业本、毛线等。
  教学过程:
  引导自学
  初步了解线的丰富性、多变性。
  在生活以及自然界中我们见到的哪些画面能让你联想到长长的线?
  让学生欣赏课本中树钥匙人物、动物等线条的美感。
  出示图片、一笔画成。
  出示另一张图片,让一名学生上堂进行描线(狮子)。
  教师示范一笔画成“狼”。
  2 我们感受了这么多的线,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表现一下这些美丽的线条呢?
  三、当堂检测:
  1、尝试用一条不间断或多条长长的线条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
  2、讲评作业: 师生共同评讲作业。
  四、巩固拓展:
  1、用线来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形象。
  2、用丝线拼贴画。
  五、小结
  表扬学生表现,整理物品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很生动的课,很容易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再加上播放录像,欣赏图片等活动,更加紧紧地抓
  住了孩子们的眼睛。孩子们有兴趣,这节课才能进行的顺利。
  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也令我很满意,在我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给孩子多
  大的空间,孩子的潜力就有多大
  !
  事实证明,孩子们的能力不容小看。
  大森林里的故事
  教学课题:大森林里的故事
  教材:四川版美术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形式的头饰,探究头饰制作的基本方法。
  2、能够集体编一个童话剧,制作头饰,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按计划有目的的’行事的习
  惯。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享受集体学习的乐趣,激发集体荣誉感,同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来设计头饰,抓住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及创新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头饰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美术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思路
  本课围绕:观察——讨论——探究——制作——展演这一主线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构思严谨,环环紧
  扣,层层深入,并以创设情景、观察讨论、引导探究、亲手制作、小组合作为主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在这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创意则是设计者的灵魂。所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头饰,抓住主要特征,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表现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1、朋友导入
  用交朋友的形式拉近师生距离,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2、合作探究
  运用直观、精美的头饰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头饰的作用、制作方法和材料以及怎样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3、学生制作
  及时鼓励大家开动脑筋,通过分工与合作,运用不同的方法与材料进行创新实践,取得不同
  的制作效果。
  4、展演作品
  运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头饰展示,及时挖掘学生的表演才能,利用各种奖项的评选来肯定学生 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
  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创设情景、讨论交流、引导探究、自主创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使整节课都处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教学流程:
  一、引导自学
  1、师:大家好!我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我是来自成都品牌策划市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师王海珍。你
  呢?(朋友导入,拉近距离。
  )2、师:还有小动物也想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激将,吸引学生注意力。)生:小鹿。
  3、师: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朋友,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聪明,我能考考大家吗?第一个问题:谁知道我的
  家在哪里?(激发学生思考。)生:大森林里。
  4、师:小鹿再考考大家第二个问题:谁知道大森林里除了我之外,还有谁?(将学生的思
  维带入神秘的大
  森林,让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回忆、想象出某一角色的生动形象。)
  5、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为了奖励大家!这里还有一些森林成员的图片,想不想看看?(通过欣赏图
  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森林里动物、植物形象的掌握。为一会儿设计头饰做铺垫。) (播放课件)
  6、师:大森林里各种动物和植物都以自己的方式和谐的生活在一起,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这节课我们
  就共同学习第
  11课《大森林里的故事》。
  (板书课题:大森林里的故事)
  二、交流释疑
  1、师:看到同学们这样喜欢动物和花草,小鹿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会儿我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森林
  联欢会,你们想参加吗?
  (师播放课件)参加条件:
  1、以森林王国成员的身份参加。
  2、每组带着节目参加。
  2、师:谁来解决第一个难题?
  师:对!戴上不同的头饰可以让我们随意变换角色。
  3、师:第二个条件有点难,老师给
  2分钟时间,各小组讨论一下,一会儿组长进行汇报,比一比看哪个组
  的节目更精彩。
  9 生:(讨论) 师: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4、师:看来我们要表演什么节目都想好了。如果我们能戴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头饰,把节目表演出来,肯定
  会特精彩。可是,头饰怎样做呢?咱们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头饰,看看它是怎样做的?谁看出来了,请举手!
  5、制作步骤:学生自由谈,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制作方法,获得知识。
  (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引导
  学生发现制作方法,获得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制作的欲望,开拓了思路,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
  )三、欣赏拓展
  现在让我们根据刚才想好的节目,充分运用各种材料,亲手设计、制作我们表演所需要的头饰。组长要先
  分工,同组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起制作。
  提示学生用到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与材料进行创新实践。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学
  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四、课堂检测
  1
  、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做好的同学可以帮帮没做完的同学,也可以组内排练你们表演的节目。
  2
  、做好的头饰可以戴在你的头上,一会儿表演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看,评一评谁会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
  做工奖、最佳表演奖、
  ……
  3
  、现在表演第一个节目,哪个小组先来?第二个节目、第三个节目
  ……
  (通过表演、展示、评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机活动策划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而且每个同
  学的能力都得到肯定。在欢快的表演中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从而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更加高涨,情感更为持久,
  在生活中也能更好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
  五、小结
  1、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恭喜你们,今天你们用自己的小手,亲手制作了自己喜欢的头饰,而且进行了精彩的表演。由于时
  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表演了,老师希望你们课下把自己准备好的节目表演给我们的亲人、朋友们看,好吗?
  3、同学们!大森林不仅是动物、植物栖息的乐园,它还能阻挡风沙,净化空气,给我们创造一个清新美好
  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森林,爱护动物、植物,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谈感想,让学生自己总结,情感进行升华。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自信心,
  告诉学生森林的好处,号召学生保护森林,爱护动物、植物,使课堂教学进行升华。培养学生爱护动物、植物,
  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节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孩子们觉得我是他们的朋友,很高兴地在我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我成功的创设了森林 联欢会这个形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观察头饰,制作头饰,以及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头饰进行表演,充分体会制作的乐趣!美中不足。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0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图形标志的不同含义,使学生了解图形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图形标志,使学生了解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收集各种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拍摄学生熟悉的商店、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车站等处的图形标志,供学生识别和欣赏用。
  学生:收集一些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载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
  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板书课题)
  二、加深学生的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的意思。
  1、在我们的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
  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各种图形标志的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
  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
  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
  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2、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
  四、课后拓展
  1、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标志,想一想,这些图形标志的作用。
  2、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一个图形标志。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1篇
  一、教材分析
  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表示”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同学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根据课程规范、教学内容、同学认知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2、让同学通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在艺术品中的运用,认识其独特艺术魅力。
  3、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同学学会将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使同学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和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捕获艺术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运用,并能把这些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式
  本课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同学来讲较为枯燥。应当注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应围绕课题,设计游戏环节并结合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同学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同学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纸、数码相机等。
  四、教学特色
  在教学《五彩斑斓》一课时,结合课题,利用游戏,以这种同学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作业环节,抛弃在纸面绘画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摄影师”。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搭配出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荣县活动策划公司情绪,检查同学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同学想想看,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那些?
  同学: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等。
  教师:是啊。色彩就像个魔术师,把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充溢乐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色彩的知识
  板书课题。
  3、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粉吗?谁能说说把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回怎么样?
  同学根据自身的认识回答。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水粉笔,把任意不同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然后画在纸上,看看发生了什么?
  同学: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教师:但老师知道有三种颜色它们脾气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而成的,它们叫做原色。
  板书原色。
  (2)认识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的,下面老师请它们出来,听听颜色自身是怎么讲的。
  播放课件。
  教师:看了动画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同学:红、黄、蓝。
  教师:它们说了什么?
  同学: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
  得出定义:红、黄、蓝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成,那么它们就是原色,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纸贴在课板上。
  (3)认识三间色
  教师:红、黄、蓝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它们两两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调和而成的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把红色水和蓝色水到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同学说出颜色。
  同学:绿色。贴出绿色纸。
  依次演示,贴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义:由三原色中任两种相调得出的是绿、橙、紫,我们把它们叫做三间色。
  (4)通过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宝探险——我们要去寻宝,可是占据宝物的妖怪给我们弄了一个关卡,同学们看。
  展示游戏。
  教师:妖怪说,它在宝物箱上了放了两个一组的三原色或一个间色,在这组颜色后面是钥匙孔,同学们必需把这两个原色调和那种间色或这一个间色由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正确颜色放在钥匙孔上,才干打开宝箱。
  同学游戏。在此过程中巩固色彩知识。
  4、展开
  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品和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运用,体会通过不同的配色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请同学们来谈谈,喜欢那一幅作品和其感受。教师引导。
  红色主调——温暖、热烈、豪放的感觉。
  黄色主调——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主调——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三原色与三间色结合——眩彩夺目的感觉。
  5、课堂作业
  做一位“小小摄影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确定作品名称,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记录下来。
  6、评价
  作品完成后,通过数码相机在电脑中展开。请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自身小组的作品设计思路。
  (1)什么样的主题?
  例:春天。跳动的红。
  (2)这样搭配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例:使人显得活泼可爱。
  教师在同学评价时加入自身的看法,来引导同学。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绿、橙、紫),知道了它们的特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装点美好的人生。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2篇
  教学目标:学习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设计动物的形状。
  教具学具:卡纸、彩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
  2、发展阶段:
  学生制作滚动玩具
  (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4)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
  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四、作业评析。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五、收拾与整理
  六、课后拓展:回家后进一步提高“会滚动玩具”的设计创意。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3篇
  课时:l课时。
  材料:体育用品、日常小用品或废弃材料(如小石块、沙、瓶盖等)、小绳子,可提前通知学生搜集准备。《大家都来做》教案
  教学目的:
  1.利用现有材料在操场上做各种造型排列、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综合欣赏能力。《大家都来做》教案
  2.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大家都来做》教案
  教学重点:对现有材料的感受联想并进行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大家都来做》教案
  教学内容:
  1.从抽象材料向自然形象的思维转化。
  2.抽象思维组合。
  3.平面的或立体的组合方法。
  教学过程:
  1.学生操场列队,围圈坐下,欣赏相关资料,教师做造型思维引导。
  (1)呼啦圈(圆形)。
  平面排列:花、雪人、气球、太阳、甲虫等,请同学说说还可排列成什么图形?请二位同学到中间选用现有材料各排列一种图形。
  立体造型:用小绳子或电线头将呼啦圈作不同的捆扎组合,可成多种造型形式(图形略)。请二位学生到中间作组合尝试。
  (2)羽毛球拍(长条形)。
  可作多种平面图形排列(花瓣、飞机、昆虫翅膀等),用小绳子或电线头捆扎可做多种立体造型(图形略),学生可作不同形式的造型思考。
  (3)方形塑料小凳子。
  平面排列:在较小的图形中可作为面使用;在较大的图形中可作为点使用,随意排列各种图形。
  立体造型:可作以正方形、Y字、X字形为底座的多种塔形堆砌排列,并可配以彩带、小彩旗悬挂装饰(图形略)。
  以上造型思维引导以现有材料中较大的器具为主,因较大的器具在图形中占主导地位,较小的材料则根据构思自选,视其自身形态可看作点或线,配合较大材料灵活使用,注意形象的色彩配置,立体造型可添加悬挂物,使造型具有动感。教学语言应改用儿童易懂的口语化语言。
  2.学生分组活动(第4~6人为一组),各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并作尝试,作品以组为单位开展评比(自评、互评,优秀者得小红旗一面),相互观摩,鼓励发散性思维,对不同的创造性思维给以肯定。
  3.各组再次选取另一种造型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再作尝试,作品再作评比,相互观摩,鼓励求异思维。
  (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当对各组进行指导。)
  4.教师对造型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同学的参与、互助协作和竞争精神。
  5.各组将造型材料整理归位,下课。
  课后总结:
  由于一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小,思维及动手能力较弱,一节课时间略紧,特别是立体造型难度较大,而学生对立体造型尤感兴趣,所以,如果将课时增至两课时,学习效果可能更好。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4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锦江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教学过程:
  导入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I、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
  l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成都开业庆典活动策划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5篇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而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在当今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抓紧好课堂教学,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课外活动。实践证明,美术特长生活动是美术课外活动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它是培养美术人才的摇篮,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结合我班学生的基础差异性的特征,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我校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教育的和谐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水平,成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孩子们的精神风貌和教育成果。
  二、目的与任务
  1、通过组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继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
  3、把一些对美术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集中起来,为他们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观摩,从而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内容:以剪纸、剪贴、为主要学习内容。
  要求:达到基本掌握剪纸和剪贴画的制作方法,能够对身边有趣事物进行写生和创作。
  三、组织形式
  分组辅导,每组5人。
  四、学习时间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时间。
  五、具体措施
  1、宣传发动,以自愿参与为主。
  2、确定学员,并向学员说明美术特长小组开展之目的和任务。
  3、制定小组活动规章制度。
  4、每学习一项内容后举办一次画展进行总结。
  5、采用诱导的方法进行辅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二周:宣传发动,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召开会议,选组长并向学生说明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的目的、任务以及所学内容和所需学习用具。
  三至六周:学习剪纸知识。
  第七至八周:举行阶段性学习汇报展。
  第九周:举办画展,总结交流。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6篇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学流程示意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三)、欣赏倒影画作
  (四)、讲解倒影画法
  (五)、尝试练习
  (六)、自由作画
  (七)、作业讲评、全课总结
  (八)、课下创作一张倒影作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放松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想不想听呀?
  那好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欣赏歌曲。
  优美的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呀?说给老师听听。
  (出示图片)旁白: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我们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人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刚才的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引出课题:倒影)板书
  (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找相同点
  出示图片,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2.找不同点
  (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板书:波纹)
  3.找分界线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们之间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
  (三)、欣赏倒影画作
  1.油画
  2.水彩画
  3.国画
  4.卡通画
  (四)、讲解倒影画法
  1.(出示图画:《鹅》)
  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
  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
  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
  (教师演示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这条对折的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
  2.(再一次出示图画:《鹅》)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影上还有波纹)
  好,我们也给这张倒影画上波纹。(教师演示画波纹)
  (五)、尝试练习
  1.现在也请同学们画一张和老师一样的一幅画。(学生尝试练习)
  2.教师根据学生在画画中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讲解:
  1)颜料加水太多,对折印后颜料涔开来。
  2)画好后很长时间再印,颜料太干倒影印不出来了。
  3)波纹画好后不能再印,否则要印到天上去的,就不对了。
  4)波纹画的时候尽量要画得细些。
  (六)、自由作画
  1.同学们,我们自己画倒影图画的时候一定要解决刚才碰到的4个问题。现在就请同学们创作一张最美的倒影图,体验一下对印的奇妙,开始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业讲评、全课总结
  (八)、课下创作一张倒影作品。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7篇
  「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于本课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教学生对瓶子进行包装,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新意。所以我从增强废旧物品的实用性入手,引导学生开发废旧物品的用途,并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装饰,使这些废旧物品既美观又实用。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用包装、彩纸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实用性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媒材及方法。
  3、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掌握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用途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范例、彩色纸、皱纹纸条、剪刀、乳胶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乳胶、彩色纸、纽扣、毛线、彩带等等可以用于装饰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阶段
  ⑴感受历史
  现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物品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课件1)。不过装饰、美化物品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你们看:这是四川省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要把物品装饰得美美的。这种美化的物品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瓷盘、瓷瓶、家具上的花纹(课件2-5)。
  ⑵环保意识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越来越多的垃圾,给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果我们能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进行改造、再利用,不就能为保护环境尽点力吗?这些锦江就是用不起眼的冰棒棍、螺丝、易拉罐等创造出来的。(课件6-7)
  ⑶导入课题
  这些由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是不是非常有创意,上学期咱们也学习了变废为宝的方法,用包装的方式把瓶子进行装饰,你们看小朋友们都把瓶子装饰得可美了。今天老师再教同学们用几种简单的学过的方法来为废旧物品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让它成为即能装饰生活又实用的宝贝。(课件8-10)
  2、发展阶段
  ⑴老师这里有个空的矿泉水瓶,想把它利用起来装点锦江。于是我把它剪开了,当成一个笔筒。你们说这笔筒好看吗?老师把它装饰一下,你们瞧!
  老师运用彩纸剪贴的方法,剪出各种点、线、面来装饰这瓶子。(简单讲解)(课件11-12)
  ⑵老师要把这鞋盒子做成收纳盒,装美术工具,可外观一点儿都不好看,装饰以后,也就成了个艺术品。
  示范如何包盒子,怎样用点、线、面,甚至是画画的方法装饰。(准备:盒子装饰成品—半成品—未装饰三种盒子进行较详讲解)(课件13-14)
  ⑶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要对废旧物品进行怎样的改造?你想怎样装饰它?(课件15)
  生回答,师对好的创意给予表扬。
  3、本课练习:(课件16)
  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穿上花花衣,使它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
  要求:大胆想象、制作;构图饱满,颜色搭配合理。做工要细致。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评价:发挥了废旧物品的什么用途?是否美观?是否精致?
  6、拓展(课件17-19)
  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皱纹纸条。(课件:纸条制作方法)
  师根据课件,介绍制作方法,并简单示范。展示成品。同学们可以课后会去尝试制作,有完成作品的可以排成照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
  改造和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树立起美化生活和环保的意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8篇
  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组织课外美术手工制作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作为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手工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兴趣。
  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
  通过手工制作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与活动时间
  1、适用于15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
  2、活动时间:每周二的下午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和活动步骤(一)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知道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
  2、以环保为前提,教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卡纸进行手工制作。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二)活动步骤:
  1、组织健全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
  活动要固定,通常每周一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任课教师筛选,确保参加学员的水平,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
  2、定期举办学生手工作品展览。
  举办手工制作做作品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制作,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3、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手工制作作品展和图片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同学们得益颇多。
  4、举行手工制作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训练比赛,大大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29篇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金堂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30篇
  一、持之以恒 善始善终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因此,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学校和教师必须恰当安排活动时间,尽可能避免冲突,保质保量保证兴趣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二、内容安排 切合实际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我们制定的具体学习内容要符合实际教学状况。比如我教四、五、六三个年级八个美术班美术课,五、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四年级的学生整体水平都要差一些,选出来的特长生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内容的安排既要有难度也要照顾水平低的学生。
  三、活动准时 计划到位
  活动要固定,每周一次,由于种种因素,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五的下午,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四、组织严密,纪律明确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 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3、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4、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五、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二周: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周:简笔画造型原理
  第四周:简笔画练习
  第五周:简笔画练习
  第六周:儿童画的意义、名称
  第七周:儿童画练习
  第八周:儿童画练习
  第九周:简笔画、儿童画比赛、展示、评价
  第十周;国画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周;国画的用笔用色方法
  第十二周::竹子的画法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31篇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活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活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活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活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活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32篇
  《花花衣》:
  「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于本课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教学生对瓶子进行包装,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新意。所以我从增强废旧物品的实用性入手,引导学生开发废旧物品的用途,并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装饰,使这些废旧物品既美观又实用。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用包装、彩纸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实用性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媒材及方法。
  3、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掌握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用途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范例、彩色纸、皱纹纸条、剪刀、乳胶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乳胶、彩色纸、纽扣、毛线、彩带等等可以用于装饰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阶段
  ⑴感受历史
  现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物品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课件1)。不过装饰、美化物品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你们看:这是四川省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要把物品装饰得美美的。这种美化的物品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瓷盘、瓷瓶、家具上的花纹(课件2-5)。
  ⑵环保意识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越来越多的垃圾,给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果我们能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进行改造、再利用,不就能为保护环境尽点力吗?这些锦江就是用不起眼的冰棒棍、螺丝、易拉罐等创造出来的。(课件6-7)
  ⑶导入课题
  这些由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是不是非常有创意,上学期咱们也学习了变废为宝的方法,用包装的方式把瓶子进行装饰,你们看小朋友们都把瓶子装饰得可美了。今天老师再教同学们用几种简单的学过的方法来为废旧物品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让它成为即能装饰生活又实用的宝贝。(课件8-10)
  2、发展阶段
  ⑴老师这里有个空的矿泉水瓶,想把它利用起来装点锦江。于是我把它剪开了,当成一个笔筒。你们说这笔筒好看吗?老师把它装饰一下,你们瞧!
  老师运用彩纸剪贴的方法,剪出各种点、线、面来装饰这瓶子。(简单讲解)(课件11-12)
  ⑵老师要把这鞋盒子做成收纳盒,装美术工具,可外观一点儿都不好看,装饰以后,也就成了个艺术品。
  示范如何包盒子,怎样用点、线、面,甚至是画画的方法装饰。(准备:盒子装饰成品—半成品—未装饰三种盒子进行较详讲解)(课件13-14)
  ⑶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要对废旧物品进行怎样的`改造?你想怎样装饰它?(课件15)
  生回答,师对好的创意给予表扬。
  3、本课练习:(课件16)
  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穿上花花衣,使它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
  要求:大胆想象、制作;构图饱满,颜色搭配合理。做工要细致。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评价:发挥了废旧物品的什么用途?是否美观?是否精致?
  6、拓展(课件17-19)
  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皱纹纸条。(课件:纸条制作方法)
  师根据课件,介绍制作方法,并简单示范。展示成品。同学们可以课后会去尝试制作,有完成作品的可以排成照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
  改造和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树立起美化生活和环保的意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33篇
  教学目标: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神奇的天气现象。了解有关“雨的形成”的科普知识,以及“雨与人类”“雨与地球”“雨与生态环境”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的方法,并表达出自己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重点:带领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雨,并用画面表现出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以及形状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的技能方法
  教学用具:不同雨声的音效录音、《小雨沙沙》歌曲
  学习用具: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播放雨声的音效录音)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三、讲授新课
  1、下雨的原因
  师:有谁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传说中是因为成都新品发布会龙王在天上打了一个喷嚏,所以地上就下起了雨;是因为地上的水被太阳蒸发到天上,变成了云,云越积越厚,小水珠也越变越重,在天上站不住了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2、雨的用途
  师:谁能来说说下雨的作用?
  生:可以灌溉庄稼;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给地球洗澡;雨后有彩虹;有时候也会带来可怕的洪水;……
  3、雨带来的变化
  师:下雨的时候,周围会有什么不一样?人们的衣着会有什么变化?街道上有什么不一样?小动物、昆虫们在干什么?雨天的色彩是怎样的?……?
  生:人们会穿雨衣、穿雨鞋、打雨伞;街道上到处都是水;小动物们都躲在自己的窝里不出来;下雨天光线比较暗,室内要开灯;下雨天天空是灰色的;……
  4、雨的不同种类
  师:雨也有不同的性格脾气,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时而顽皮、时而阴郁,你知道不同性格脾气的雨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大雨、中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
  师: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生:沙沙、沙沙——
  哗哗、哗哗——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5、欣赏《小雨沙沙》的歌曲,跟唱,做动作。
  6、拿着自己的雨伞到室外去,直接观察一下下雨的情景。(此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或有意识的选择下小雨的天气上此课)
  教师引导学生:看,树叶被雨水洗得多么干净;听,雨滴的声音多么动听;闻,雨中的空气多么清新;触,小雨打在手背上的感觉多么冰凉。
  7、回教室交流感受。
  小组讨论,说说在室外你都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对下雨天你有那些不同的感受?
  师:喜欢下雨,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不喜欢下雨,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去)
  小结:(渗透环保观念)从刚才大家的表现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水资源循环的一种形式,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使大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8、组内继续讨论.
  归纳一下可以用那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和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你希望画出下雨时的那种情绪或感受?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你红星最深的雨中的情景。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方案 第34篇
  一、绘画活动主题:《我的梦》
  二、活动目的:
  通过以《我的梦》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启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展望未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星火助学全体同仁也希望借此活动,与我们受助学校的’全体师生一道迎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到来!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
  作品交星火助学时间: 20xx年12月26日前
  四、活动参加对象:
  挑选星火助学资助的两所学校的学生参加此次绘画比赛:四川省营山县柏坪小学与四川省安仁县龙市乡中心小学(含田心小学)的全体小学生(包括未接受星火助学资助的学生)。
  五、比赛具体内容及要求:
  1)比赛分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和五、六年级组,
  2) 参赛学生根据绘画主题,创作富有想象力、个性鲜明、构图新颖、富有情感、内容积极向上的绘画作品,形式不限,绘画材料不限,尺寸不限,作品必须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由美术老师进行指导)。
  3)所有参赛学生必须在作品的右下方注明自己的姓名,年级,指导老师,学校名称,时间方便评比记录。
  4)请星火助学在各校的志愿者收集参赛作品,并对作品拍照,请于20xx年12月26日前将照片发至星火助学电子信箱:,同时将作品原作寄至星火助学(邮政地址见附件),由星火助学小组组织评比。
  六.绘画作品的遴选及评奖:
  初评:星火助学小组将组织绘画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通过初评遴选出的作品将在星火助学博客上发表,同时邀请星火助学的资助人和所有其他关心星火助学的朋友对有关作品进行点评和遴选。
  终评:星火助学绘画评审小组成员参考初评中对各参赛作品的评价,同时根据各参赛作品对此次绘画比赛活动目的的诠释(如画面具美感、富有想象力、角度新颖,作品有感染力等)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与奖励。
  六、奖励办法
  四川省营山县柏坪小学与四川省安仁县龙市乡中心小学(含田心小学)将单独进行奖励。其中每所学校:
  奖项分别按照各年级组设置:
  一二年级组: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5名)
  三四年级组: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5名)
  五六年级组: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5名)

13699091992 18908235072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