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优秀4篇)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优秀4篇)

时间:2023-11-7 作者:成都活动策划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 篇1
  开学已经将近两周,在这两周时间内我按照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了本册第一单元的第一大部分《小数乘法》的教学。已经有了两年五年级教学经验的我自认为这部分并没有什么深奥的知识或是难以掌握的规律,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两周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第一周的小测,我班刘盼同学考了年级的最低分20分,而且不及格的同学就有6个,全班仅有班长得了100分。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均有以下几种:
  1)由于马虎出现计算性错误。
  2)两个因数中,第二个是中间有零的,学生计算时特别容易把数位对错。
  3)在计算结果中把积的小数位数数错,导致小数点的位置点错。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深刻的进行了反思:
  一、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
  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我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只停留在填表格、分析变化的原因上,仍按照地地道道的传统模式,出示问题一一找答案一一分析原因,以达到掌握某知识点的目的,抑制了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而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的例题也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远的。如果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
  二、做题错误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我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红星,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这两种办法都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对于学生的做题情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我能够在例1和例2上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就不致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漏洞百出。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我班计算能力差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口算能力差,所以我应该首先从口算能力着手,每天坚持进行口算练习。
  五、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意料,在课上作好强调,也会减少学生的出错。
  从今天的失败中,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也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任何一位教师都不能轻视自己的课堂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 篇2
  通过小数乘法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这时有一道决定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道题是决定“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必须是四位小数”。对于这道题,大家众说纷纭,结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意见归纳如下:
  书中关于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说:“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有的同学认为是错的,意见归纳如下:
  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那积就不是四位小数,如×的积本来是,但因小数末尾的零能够省去,便得到积为,于是就出现了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不必须是四位小数的状况!
  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意见,我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我提醒同学们,数学讲究严密性,处理后的积不能与原先的原始积混为一谈。做×时,我们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数当中一共有4位小数,于是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
  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数位数!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点上积的小数点时就已经确定了一点:积是四位数!虽然为了书写简便,在不影响积的大小的状况下,我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没有。我们在决定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时,要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对原始的积进行决定,所以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必须是四位小数。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3、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 ×
  说说是怎样想的?
  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怎么办?
  2、出示练习十六第1题。
  精确到个位是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保留整数?应看哪一位?
  精确到十分位呢?
  完成填写,集体核对。
  3、引入。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揭示课题: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3。
  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倍?
  怎样列式呢?
  3、你这样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会独立计算吗?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竖式。
  4、积是几位小数?怎样保留两位小数呢?
  要注意什么?
  将书上的例题补充完整。
  5、归纳方法。
  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经常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在小组中说说怎样保留小数位数?
  汇报,集体归纳。
  在计算中,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再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近似值。
  6、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第(1)小题中每题的得数有几位小数?要求得数保留几位小数?应看哪一位?
  第(2)小题有什么要求呢?
  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2、3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
  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
  计算一下,看看与你估计的结果是否差不多?
  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3、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四、课堂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 篇4
  一、本册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一、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二、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三、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四、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三、学生知识现状简析:
  五年级同学步入小学高年级学习,随着知识难度、知识量的加大,加之学生比较好动,欠仔细认真,两极分化较严重,尤其是计算基础较差,熟练程度不够。因此,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教研活动,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与邻近学校同年级数学教师的交流,做到取长补短。

13699091992 18908235072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