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活动方案(优秀6篇)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优秀6篇)

时间:2023-11-3 作者:成都活动策划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这次舜彩范文为您整理了6篇《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课堂的认识范文 篇一
从参加的两次活动说起
笔者曾观摩宜宾英语学科的两个大型活动:2012年12月在成都封顶仪式市召开的宜宾市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年会;今年3月,由宜宾市教科研中心在成都答谢会县成都大型会务策划公司中学举办的宜宾市初中英语学科基地第二次教学观摩活动。这两个活动含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英语第二课堂”:在成都封顶仪式召开的英语年会上,成都封顶仪式能仁中学教师袁婕通过一堂英文电影赏析课,展示了该校开设第二课堂的成果;在成都答谢会成都大型会务策划公司中学的活动中,成都大型会务策划公司中学编排了一场“成都大型会务策划公司英才秀”的文艺表演,同样展示了该校第二课堂的喜人成果,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红星。
其中,一位教师在成都封顶仪式年会上对成都封顶仪式能仁中学所开设的电影欣赏课的评价是:震撼、羡慕、难学。这样的评价,颇能代表参加这两次大型英语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对第二课堂的观点和心声。针对此评价,笔者又做了个人的一些注解:震撼,是对所开设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果的充分肯定;羡慕,反映了大多数一线同仁对英语学科开设第二课堂开始认同;难学,客观反映了一些英语老师在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在实施第二课堂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目的是借助此文对英语第二课堂进行重新认识,探讨解决第二课堂操作层面上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认识,使第二课堂的功效最开业活动策划。
对中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再认识
部分英语教师对第二课堂的认识还存在的一定的偏差和疑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与英语课堂教学有何区别 普遍认为,第二课堂教学的说法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内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指的是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如果说依据教材、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不是中考测试的范畴,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红星,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英语第二课堂正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课堂英语教学有效的补充。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时空上的自由性、参与主体上的主动性、目标效果上的全面性、实现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延伸和必要补充,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是教师上课还是学生活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动员者,是学习方式的设计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咨询者和参谋者,同时教师也担当着第二课堂活动中学习成效的评估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课堂由教师主宰和控制,即便是类似于“阅读与鉴赏”“影片欣赏”等形式需要教师发挥积极指导作用的第二课堂活动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归根结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第二课堂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如果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变成“第一课堂化”,如果学生们参加第二课堂不是凭自己的兴趣,而是服从于学校、教师的安排,那么第二课堂就失去它的应有之义。那种以教师的讲授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会使学生丧失学英语的兴趣。
是否可有可无 在应试的大环境中,中考仍然是英语教学的指挥棒。一些英语教师认为,第二课堂的内容中考不会考到,从这个角度看,“第一课堂必不可少、第二课堂可有可无”。在这种观点下所开设的第二课堂,也大多流于形式,带有一些功利色彩。然而,开设英语第二课堂,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在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必然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此外,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既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也可以拓展学生诸多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是实施“大一统”的方式还是采用因材施教的形式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此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那种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而硬性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和参加哪一项活动的“大一统”式的第二课堂,难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其结果是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畏惧情绪不减,尖子生得不到更好地发展。第二课堂活动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用不同层次的形式和内容,给全体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全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活动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必须以学生自愿、自主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参加和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喜好,可以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第二课堂,如英文影视欣赏、阅读与欣赏等知识类课堂;辩论、演讲、采访等交际课堂;学唱英文歌曲、戏剧表演、朗诵比赛等表演类课堂等。要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舞台,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大显身手。
是否要考试或评价 恰当的评价能产生正效应,如发挥导向作用、反馈作用、诊断作用、促进作用、激励作用等积极的效应。第二课堂的评价有别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它既要能对第二课堂的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又不能因设置了评价而增加学生负担。第二课堂的评价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对学生最有用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对第二课堂的评价时,应当贯彻“重过程,轻结果”的基本准则。“重过程”应当重视对第二课堂所设置的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评价:要看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是否有较强的思想性、实践性;看学生在活动过程表现出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看教师指导的方式与方法。“轻结果”指在第二课堂的评价中,不能过分注重第二课堂活动的结果,因为第二课堂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粗放型的,教学内容是多元型的。
操作上存在的困难及应对
课堂活动范文 篇二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第二课堂 现状分析
1.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兼顾语言知识的教授,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广泛的语言交际活动。然而,光靠课堂教学,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因此,有必要营造一个理想的英语实践环境,补充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多进行语言交际的机会,调动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是当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不断发展的必然产品。针对如今民办高校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如何优化第二课堂是发人深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2.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外为学生营造体验英语、学习英语和实践英语的环境及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第二课堂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实践性强等特点,能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具体来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以下作用:
2.1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第二课堂活动是学习者自愿参加的,没有考试的压力,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有时甚至以一些新奇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其英语学习兴趣,继而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另外,对于那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可以弥补英语语言知识上的欠缺,发挥其语言交际能力,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这样其自信心在活动中得到增强,会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进而促进英语学习。
2.2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和内容上的不足。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其教学内容大多拘泥于课本教材,有时甚至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脱节,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实际语言交际活动的需求。而第二课堂恰恰能在时间和内容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安排第二课堂活动能使学生得到更多自主学习、锻炼其语言能力的机会,使其学习内容更具适应性和针对性。
2.3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由选择第二课堂活动方式,这意味着,在活动中他们会更积极,更主动,语言实践过程中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师生间互相了解,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拓宽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空间。
3.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不少问题,如:活动策划管理混乱,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生参与面小;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繁重,无力参与和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经费不足,活动效果不明显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中国的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仍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成绩的重要指标。即使四六级考试也在不断改革,高校逐渐取消了其考试成绩与学位挂钩的规定,但各招聘用人单位仍然将其作为考查应聘者英语水平能力的凭证。学校和用人单位对考试成绩的看重也造成学生对考试的重视。以上这些都无形地阻碍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
学校看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的成绩而轻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相应地,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致使其管理混乱。对教师来说,其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大,第二课堂活动都是义务参与,使得教师们既没有精力时间参与第二课堂,又没有较高的积极性,也就甚少有老师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就学生而言,他们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并没有认识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对其课堂学习的促进意义,即使参与活动,也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致使学生参与面小。
3.2第二课堂缺乏系统规划、管理和指导。
调查表明,学校曾举办过各种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口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英语播音大赛等。这些活动主要由学校里的社团组织,并没有系统地进行规划。而且有时没有英语教师指导,很难将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没有系统的英语教学目标和计划,随意性很大,管理不规范。正因为有些是学生团体组织的活动,没有系统规划,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今年举办了的活动,明年是否还继续举办也不确定,这造成第二课堂活动的不连续性和无序状态。
3.3第二课堂活动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是第二课堂存在多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开辟英语第二课堂需要一定的经费购置设备、开展活动等。但对于完全无国家教育补贴的民办高校,学校为节约成本不愿将经费投入第二课堂活动中去,即使有投入,也是相当少的,这就制约了第二课堂的进行和开展。另外,经费投入少也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而在没有教师长期指导的情况下,仅靠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4.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
鉴于民办高校自身的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优化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4.1精心策划适合本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必须有系统性、连续性。这就要求活动开展之前,活动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要认真细致地策划。最好的方式是由学校管理层充分考虑学生与教师的意见,总体负责策划管理建设真正适合学生的第二英语课堂活动。
4.2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团队。
20世纪30年代美国现代西方教育哲学重要流派之一永恒主义的倡导者艾德勒认为,教和学是合作的艺术(陆有铨,1997)。教师是指导者,学生具有天然的自主性,教师的感召力、创新精神直接影响被指导者——学生。因此,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需要一支分工明确、精诚合作的指导教师团队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高效。分级指导,才能确保该活动能真正发挥其与课堂教学互补的作用,才能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水平。
4.3推行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学分化。
大学英语是必修课程,其受众是所有在校大学生,这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提供了广泛的参与基础,但是第二课堂不同于课堂教学,学生对是否参加有自主选择权。一般情况下,有特长、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参与积极,性格内向、无特长的学生参与较少。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参与面不广,将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学分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参与面,使得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第二课堂来学习英语,实践英语。
4.4建立配套专项资金,支持第二课堂活动开展。
为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配套专项资金,支撑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包括设备购置、场地租赁、评审费用、宣传海报制作及学生奖金奖品的购置等,至少从硬件上保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持久性。
5.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达到目前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民办高校中所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还需要学校管理层、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以期建立、健全及优化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制度。
参考文献:
[1]黄立鹤。大学外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新途径[J].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62-6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成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岩,王桂敏。强化第二课堂教学,提高英语听说水平[J].四川外语教学,2005(6):56-58.
课堂活动范文 篇三
论文关键词: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电信类专业
论文摘要:针对电子电信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各个教学阶段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方便了指导教师从事第二课堂的指导活动;在各个教学阶段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我校电子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利用业余时问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四川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02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学校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第二课堂学分5分,否则不能毕业。
第二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学校文件只是给出了宏观的要求,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实施细节就电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理论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做好电信类专业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我们按照教学过程的几个不同阶段,规定了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一、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规定,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课程内容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并写出书面总结,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可以取得1到个第二课堂学分。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任课教师来自于兄弟院系,他们与学生所在院系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学生所在院系无法直接给这些教师下达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为此,从2004年开始执行导师制度,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该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完成了指导教师布置的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题目。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了当前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可开展课外专题讨论、写读书报告、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电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均包含1周的课程设计,且授课学时较多。因此,我们结合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两门课程,设置了课外讨论题目。如线性系统的时域解法综述(电路实例),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时域解法与变换域解法的比较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分。
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还未开通信原理课。要完成通信系统的频域分析,要用到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滤波),以及通信系统的频分复用系统,后者指导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通过这一题目,学生知道了频域分析的用途,并对后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开展专题演讲活动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在课下准备材料,制作成幻灯片(限定时间为5分钟);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按照演讲情况进行评分。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专业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由教师组织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撰写文献综述、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实验设计等,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工作能力,但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工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经历科研及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积累科研开发工作经验。
电子设计大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的时间在每年的9月,我们在暑假前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生组队参加,利用假期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学习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感慨地说,参赛过程学到的锦江实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新技术。除此之外,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竞赛,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竞赛,富士通微电子杯mb95200系列mcu竞赛等。至今,我校学生已多次获国家及四川省的奖项。
选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学生到课题组后,教师为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lcd显示驱动子系统的开发,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的开发,这样的小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题组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立技术协会,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爱好电脑的学生参加电脑技术协会, “协会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协会学生一起交流电脑装机技术,系统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到为同学、教师的服务中。符合勤工俭学条件的,可以在相应部门的岗位上帮助教师做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另外,校外的小企业需要开发网页,大的软件公司不愿承担过小的项目,这种网页开发特别适合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开发过程,学生的网页制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还得到一定的报酬。
鼓励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虽然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但对电信类专业来说,只知道单片机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品种繁多,各种单片机开发板,arm开发系统价格仅几百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购买开发学习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少学生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总结
课堂的认识范文 篇四
「关键词」中职学校 第二课堂 爱岗敬业精神 渗透举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0B-0028-02
当前,中职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应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因此,除课堂外,中职教育也应多思路、多方式、多渠道地开展育人活动,第二课堂就是学校一个很重要的育人阵地。中职学校应足够重视和灵活运用这一育人阵地,以服务学校教学,实现育人目标,完成职业教育任务。为此,本文试从第二课堂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含义出发,分析中职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并针对中职第二课堂的消极状况,提出中职第二课堂渗透“爱岗敬业”精神的六个举措,意在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
一、第二课堂与爱岗敬业精神含义分析
(一)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日常活动。即除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依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专业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外,学生所从事的一切与第一课堂相关联的,具有素质教育作用的学生学习实践活动。
第二课堂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从活动范围上看,它立于学校,又不拘于学校;从评价方式看,它有考查、奖励,却又无需考试;从组织方式上看,它有组织、有计划,却又不强加,是学生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学习经验、开发智力、锻炼能力、积累阅历,拓展和丰富课堂专业知识以外的各种技能和情感。
(二)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是个人认真对待工作岗位,尊重岗位职责,热爱岗位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勤奋有加的一种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而做好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用工人才的需求。所以,在第二课堂渗透爱岗敬业精神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做、在做中学,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中职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学的后进生、学困生、贫困生。他们有的厌倦课堂上的说教;有的“躁动”,好表现,喜欢被表扬;有的急切盼望转变为“职业人”。不同于第一课堂的教学,第二课堂具有广泛、灵活和自主的特性,这使得它在中职学生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第二课堂通过学生间的竞技比赛、活跃的氛围、丰厚的激励机制以及别开生面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激情,在课堂活动中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从需要到满足,从满足到兴趣,再从兴趣到成功,形成学习的良好动力。
(二)促成习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课堂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促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优化组合,引导学生发展特长
在第二课堂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加活动,优化组合,可谓志同道合,进而默契合作,协作进取,共同进步。
(四)增长学识,促进学生全面提升
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中职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养成团结互助、细微观察、敏锐思考的良好习惯,也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学生认识社会的同时,也体会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更好地激发自律、自理、自爱、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
(五)陶冶情操,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第二课堂,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氛围融洽,沟通舒畅,学生的兴趣、情感、表现、意志都极易被激发。同时,活动的“战绩”更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在身心欢愉中接受教育,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中职第二课堂的消极状况
(一)重视不够,思路老套
1.学校条件不足。一些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仅几间教室、几个球、几副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多元化的兴趣。在硬件不足的情况下,又未能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校际交流、校企合作、社会团体协合等,增加第二课堂开展的地点和方式,局限自家院内,自娱自乐,故步自封,没有认同“课堂学基础,课外练能力”,活动内容也仅为传统的班级篮球赛、板报比赛等项目,缺乏中职学校的“职业”特色,让第二课堂的开展限于口头,流于形式。
2.师资力量匮乏。部分教师认为,第二课堂是额外的工作,因而他们对学生的指导、督查积极性不够。同时,一些教师的知识技能老化,对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力不从心,更让第二课堂的效力大打折扣。
(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低,影响力弱
一部分中职学生基础差、能力低、求知欲弱,不喜欢参与任何学习活动,对第二课堂的参与也不温不热;一部分中职学生渴望学习有新意的、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和技能,对传统的、陈旧的第二课堂不感兴趣;还有部分中职学生碍于教师的压力,被迫参加,其实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佳
一些中职学校的第二课堂像平时课堂教学一样满堂填鸭,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变成了第一课堂的补课,学生抵触情绪高。而内容和形式的单一、老旧,再加上学校的不重视,第二课堂的学习就是纸上谈兵,不了了之,久而久之,第二课堂就更谈不上优质、高效和育人了。
四、中职第二课堂渗透“爱岗敬业”精神的举措
(一)制度和表彰相结合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第二课堂渗透“爱岗敬业”精神应从制度建立入手。通过制度要求,肯定和认可参与第二课堂的师生,从制度、精神和物质要求上激励教师和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把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作为教师和学生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指标等,使爱岗敬业精神在第二课堂的渗透有保障。
(二)专业和特长相结合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活动的开展应秉承第一课堂的使命,不但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特长,还注重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提升,应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如适合计算机专业的“PS修图班”,适合幼师专业的“板书课”,适合会计专业的“金蝶财务班”等,为达到专业的标准,对专业要求强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外聘教师或企业能手。良好的专业技能是爱岗敬业的基础。
(三)技能证书和奖金鼓励相结合
《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及中、初级专门人才。第二课堂应把这一培养目标落实,针对各个专业的从业资格证开设第二课堂活动,除了一定物质奖励,还有未来从业的职业证书。比如“会计考证培训班”“电工考证培训班”“普通话等级证培训班”等,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还可以拿到相应的技能证书,实现“毕业证+技能证+从业证”多证毕业,使得爱岗敬业有了坚实的前提。
(四)学习观摩和动手实践相结合
第二课堂的学习,是学生自愿、自主地进行。但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果,学校也应指派专业特长的教师进行指导、督查,不能认为是课外活动就没有组织、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总结,放任自流,必会随波逐流,无济于事。专业教师在第二课堂上进行演示,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教师再指导,再做好学生的点评记录备案。教师应通过比赛竞技和奖励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为提高,为爱岗敬业创造条件。
(五)常规性和实时性相结合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常规性的活动,如“篮球赛”、“安全教育”等丰富校园文化,还应开展一些实时性的活动,如结合2022里约奥运设计“我为奥运加油”,以爱国、健康、爱岗敬业为主题的体育、书画竞技或晚会等,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又可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情趣,使得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生动化。
(六)家庭、社会和学校相结合
中职第二课堂的各种形式,如德育课程、社会实践、学习科研、顶岗实习、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勤工俭学、文学体艺等,不应局限校内,而应结合职业特点,拓宽开展的场所,让学生和其他学校、企业、社会团体接触,使学生了解就业要求、职业道德标准、为人处世之道等。第二课堂还应多和学生家庭合作,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爸爸的工作”等活动,使家校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络。多方参与学生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是发展中职学校、宣传中职学校、实现社会对中职学校监督的一种有利途径,一举多得,更让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得以传播和发扬。
总之,中职教育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撑,而爱岗敬业精神在中职第二课堂的渗透,能够更好地实现中职育人功能。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中,我们应结合学校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设计项目,渗透爱岗敬业精神,使第二课堂更好地服务第一课堂,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雷庆。浅谈中职学校的“第二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2(19)
[2]韩宏博。在中职教学中充分重视第二课堂活动[J].职业,2012(7)
[3]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4]魏丽萍。第二课堂与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
[5]侯鹏飞。让爱岗敬业成为一种习惯[M].成都: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22
课堂的认识范文 篇五
一、师范生“第二课堂”设计原则
“第二课堂”的设计应围绕着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基础学科教学培养,即通过课外活动加强师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从而加强其对基础学科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教育方法的培养,即培养师范生具备较为先进的教学和教育理念,使其具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最后是专业兴趣和特长培养。
“第二课堂”的设计应围绕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师范性和综合性并重,专业知识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并举,针对“第二课堂”区别于“第一课堂”的特性展开研究;第二,紧紧围绕将师范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教育家这一目标展开,通过事前情况摸底、中期实验研究、最后对比论证等考查“第二课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三,着眼于师范生现在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全局,既考虑师范生自身的情况,也考虑师范生周边的环境,既在专业知识培养上有所侧重,又在职业素质技能上有所涉猎。
二、师范生“第二课堂”成效研究
笔者在成都师范大学范围内对师范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得出《成都师范大学师范生“第二课堂”成效性调查分析报告》。报告中,可以反映出“第二课堂”在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教师心理素质、先进教育理念的提高方面有了很好的成效,在板书设计与练习、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提升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第二课堂”对师范生教师应用技能养成的影响
调查主要涉及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多媒体技术应用、板书水平三方面内容。
关于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的“第二课堂”,其着眼点在于“教师口语”方面,这体现着“第二课堂”的师范生特色。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有86.73%的人持满意态度,48.11%的人满意度较高。这说明“第二课堂”在“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方面具有较好的“成效性”。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及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口语表达与言语交际“成效性”的因素有:参与度、模拟情境和竞争压力。
关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二课堂”,充足的多媒体设备和吸引人的活动形式,57.76%的参与者持满意态度,76.72%的参与者满意度较高。借鉴这一成功经验,“第二课堂”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这一板块可采取“小组—任务”模式来开展。院系为师范生班提供一定的设备支持,师范生班根据自身特点,将班级成员分组,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一项任务,如制作动画、影像片段,并集中检查或评比。
关于板书水平的“第二课堂”中,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讲授板书技巧的,只有在课程教学论的课程中,涉及板书的内容。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在C类(参加活动频率为“经常”)受调查者中,有25.64%的人满意度较高,66.67%的人持满意态度。在D类(参加活动频率为“每次都参加”)受调查者中,有22.22%的人满意度较高,44.44%的人持满意态度。对比发现,在“教师应用技能”的板块中“板书技能”满意度是最低的,说明这一能力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占的比重较小,或频率过低,知识成效性较差。被访谈者认为板书技能基本没有提升,而认为板书技能有提高的被访谈者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板书技能的提高是自己练习的结果,而不是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得来的。
2.“第二课堂”对教师心理素质养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提升心理素质方面,有89%的受访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提升了他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访谈中,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对于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教师素质大赛”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对心理素质提升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素质大赛。
3.“第二课堂”对教师教育理念养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第二课堂”中涉及的专家讲座(教育专家或者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实地参观(参观成都的教育研究所、有先进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学校,观摩一线教师教学,与一线教师交流)等活动,赢得了88%的学生认可,他们认为活动给自己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D类(每次活动都参加)受调查者中,认为师范生“第二课堂”给自己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比例是100%。因此,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带给师范生先进教育理念方面有着较好的成效性。
4.“第二课堂”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养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比较赞同“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增强了我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使我更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这一观点的学生,仅占被调查者的51%。由此可以看出,师范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方面的成效性较差。而影响这一成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对职业魅力和职业价值认识的缺失。访谈显示,师范生认同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亲身去了解教师这一职业,从而感知这一职业的魅力;倾向于和著名教育家、名师或者同龄前辈沟通,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规划。
5.“第二课堂”对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
学生认同学校开展的三方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一,从事暑期和周末支教实践,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实习,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弥补方法;第二,进行暑期社会调查,针对地区教育的差异、当地实际的教育情况等展开调研;第三,开展当地文化的专项调研,师范生不仅承担着教师角色,还承担着建设新农村、乡村文化传播者的角色,针对当地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专项调研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地方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意识①。
结合调研成果,本文试图从经验总结出发,提出师范生培养的“第二课堂”年级主要任务。大一,主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职业规划,引导其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师范生认识教育工作的崇高意义,坚定其终生奉献教育的信念。大二,主要进行教师职业基础知识的传输和学习,结合学校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职业的基础常识,并向师范生介绍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扩充知识、改善理念。大三,着重进行教师技能和专项技能的培养。大四,配合学校的统一安排,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师范生“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建议
1.“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目标
师范生培养的“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目标具体呈现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面。
首先,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口语表达与交际(如朗诵、演讲)的基本技巧和关键点;掌握板书的书写规范和设计要求;了解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实践环节的要点,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掌握说课、教学基本环节及有效策略。其次,能力目标包括:能够合理设计教案,综合运用普通话、板书、多媒体等技术,完成教学过程;能够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通过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对当下教育理念、教育现状形成自己的理解。最后,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对教育理论和现状的关注,通过参与实践,提升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理解。
2.“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的实施原则
(1)注重延伸性和拓展性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注重与“第一课堂”中“教师教育”板块的衔接,以实践活动为引导,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板书、多媒体技术、说课等技能培训,帮助师范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明确教学流程。同时,拓宽教育途径,整合优秀教育资源,通过讲座、网络、书籍、实践等多种途径,开阔学生视野,传播一线优秀教学理念。
(2)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参与的机会,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憾。从“第一课堂”理论出发,通过“第二课堂”比赛、调研、制作、案例等多种实践形式,提供全员参与和实践的机会;通过小组互评、教师反馈等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注重固定化和长效性
“第二课堂”设计方案贯彻于整个大学期间。每学期以一个板块为主题,逐步由分散到综合,突出整个流程的长效性;针对每个板块,遵循“理论—实践—反馈—理论—再实践”的设计思路,保证活动的效果。方案要求培养对象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尤其在教师技能培训方面,建议以班级或年级为组成单位。
总之,师范生“第二课堂”教育可以增强师范生的职业归属感,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从而增强他们服务教育事业的能力,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课堂”的设计和开展要始终围绕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展开,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将师范生培养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成合力,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
课堂的认识范文 篇六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生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16-02
在传统意义上,第二课堂承载着“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活动能力”的功能。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通过参加各类活动,能够积累课堂讲授之外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开阔视野、愉悦身心,并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全面提升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重视小学第二课堂的意义
与第一课堂相对应,第二课堂被称为“课外活动”,它“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活动以外,围绕育人目标,引导和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以后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刻不容缓,因此,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意义重大。相对于偏重考试的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较为注重体育、艺术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培养。而真正的素质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发挥个人潜能,各展所长,并培养良好的品格,并不局限于学术上的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第一课堂是主阵地,但第二课堂更是培养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环节,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是课堂教学所无法取代的,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育人平台,和第一课堂相互补充,能够共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真正重视第二课堂,切实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上,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教学形式上,“由随意自由向规范化转变,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基础上也注重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传输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2]在活动方式上,尽量扩大活动的范围,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参加活动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在小学教育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它有益地补充了课堂教育的内容,为培养人才的个性和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3],对促进学生的综合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第二课堂并不是第一课堂的简单延伸和补充,而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对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作用是第一课堂所不能替代的,它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潜能。一旦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了表现与发挥,会和以前判若两人,除了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继续发展,并将其潜能转移到实践、品德修养、人际关系等各个领域,他们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都将得到升华。同时,第二课堂也能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它能促使老师更显教学理念,转变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扭转注重学生分数的误区,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2 小学第二课堂所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理念指导的惯性下,第二课堂只是被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成为第一课堂的点缀、教学课堂的附庸,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次要地位,这导致对第二课堂重视不够,对第二课堂的建设呈现粗放性、经验性和应付性特点,导致第二课堂活动与教学工作脱节、组织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等问题,影响了第二课堂作用的发挥。
2.1对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
尽管实施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大部分学校仍然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主要目的,重视第一课堂的建设,忽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他们认为,第二课堂主要是“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兴趣爱好,营造一种校园活动范围,”[4]所以大部分领导和教师都不关心第二课堂,他们只是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成绩的提高。这导致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让学生学习理论的知识,却与实践脱节,从而造成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低下,有的农村的小学生竟然不能分辨小麦和玉米。另外,随着小学升初中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小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整日面对成堆的作业,努力去提高学习成绩,而对第二课堂活动较少参加,不利于小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如今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辈的溺爱、父母的疼爱,造成这些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容忍度较低,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遇到挫折往往考虑客观理由,不能从自身找原因。不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就使他们错过了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强化小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合作精神,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2对第二课堂的投入不足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校过于重视第一课堂,而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存在偏见,这导致许多学校在校园规划建设、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和设施配备的安排和使用中更多关注的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需要,在经费的投入、人员的配备、设施的完善、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第二课堂都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如在人员配置方面,许多学校都配置了辅导员老师,辅导员老师和少先大队就成了学校第二课堂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然而,许多学校的辅导员老师都还兼职其他科目的教学,本身教学任务就比较重,根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其工作过于注重管理而非服务。当然,仅仅依靠辅导员老师和少先大队的一些活动来完成一所小学几百人的第二课堂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直以来第二课堂教育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使有部分专业教师参与第二课堂中对学生的科技和创新活动的指导,也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热心的义务行为,很难得到学校的认可和相应的劳动报酬。同样,在硬件设施方面,虽然许多学校都修建了漂亮的操场,宽敞的学生活动室,但这些设施的配备都不完善,平时也很少对学生开放,它们的唯一功能就是应付上级的检查。
2.3第二课堂缺乏长远统一的规划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将第二课堂列入教学计划,或者尽管有第二课堂的教学计划,也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实际开展工作,只是应付上级的检查。这导致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及其他教学环节严重脱节。再加上中学优质教学资源短缺,小学升初中压力增大,对小学的成绩考核体系也主要以升入重点初中的人数为标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首先保证的是第一课堂,许多非重点科目,如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经常被挤占,遑论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了。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主要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在成绩考核体系的指导下,多数老师不愿投入精力去组织见效慢、效果不明显的第二课堂活动。这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时间上的冲突和设计的不科学,导致教学管理者对第二课堂认识不足、老师不愿参与、学生不能参与的状况。由于学生不能很好地协调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
3 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措施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能够调整学生的情绪,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他们的承受能力和自调能力,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因此,应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3.1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培育目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要提升第二课堂培养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效能,首先要进行思想转变,让创新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第二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组织和参与活动时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5]在活动过程中紧扣“素质教育”这一主题。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层次性,仅靠第一课堂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部目标,必须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支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培育目标,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条件,统筹规划,加强整合,明确分工,准确定位第二课堂各项具体活动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位置,将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到整个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独特功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3.2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机制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二课堂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必须从第二课堂体制机制的完善、师资资源的配备、学生参与的引导、物质条件的保障等方面入手,才能确保第二课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所以,学校需要加大投入,建立第二课堂保障机制。首先,是必要的硬件支持,如建立一些实践基地、活动场地和帮助设施等,这些与第一课堂教育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经费保障也很重要。目前,尽管许多学校经费都很紧张,主要用来保障第一课堂的教学,但学校可以从政策方面为第二课堂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寻求社会的支持。最后,是师资的保障。第二课堂既然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就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建立第二课堂导师制度,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并通过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对专业教师安排一定量的指导任务,教务部门对参与第二课堂指导的教师折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以使第二课堂教育能持续、稳定地开展下去,从而真正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3.3统筹规划,拓宽第二课堂空间
第二课堂既然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就应当统筹规划,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中。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明确要求,保证质量,还可以与第一课堂在时间和管理上进行充分衔接,避免冲突。”[6]第二课堂作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没有严格的时空限制,只要是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小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和活动都可以作为第二课堂教育的内容。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运行当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辅导老师的特长与水平,来确定了丰富的活动内容,有以增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有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的活动;有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数学能力的活动;有以是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活动;有以提高音乐、舞蹈、书法技艺、绘画能力的活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所必需的。总之,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尊重学生的意见,吸引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动的参与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周钰,黄金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讨[J].四川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胡晓平。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中学第二课堂研究[J].成都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严军。创新中学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东华大学学报, 2028(6).
上面内容就是本站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本站范文。

13699091992 18908235072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