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设计方案「通用7篇」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通用7篇」

时间:2023-10-31 作者:成都活动策划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华与星成都庆典策划公司给大家分享的7篇通用技术设计方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通用技术设计方案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篇一
关键词:数码图像技术;室内设计;运用
作为构成生活环境的三个重要部分,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相比,人们对室内环境方面显然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应用相应的技术,将与人们的诉求相符合的设计方案完美地呈现出来,保证设计效率和质量。数码图像技术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科学技术,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将人们的情感诉求向实体进行快速转化的目的。因此,该项技术是现阶段设计师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保证灵感呈现和转化的必备工具。
1室内设计和数码图像技术的有关概念
1.1室内设计的概念
室内设计出现至今,共经过了两个阶段的变迁。第一阶段是设计师以图纸为平台,运用相应的绘画工具通过手绘的方式将设计图进行呈现;第二阶段是以相应的软件为依托,运用数码图像技术将设计图在电脑中进行呈现。需要人们明确的一点在于,对上述两种表现手法进行应用的最终目的均是将设计方案以设计图的方式进行呈现。因此,想要保证高效完成设计方案,其精髓在于设计的内容。
1.2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数码图像技术的意义
“数码图像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应用相应的软件,将设计方案以图像或视频的方式加以呈现,其优势在于能够将设计方案中具有的材质、色彩和空间感进行准确的表达。从本质上来说,数码图像技术与传统手绘相同,均是将设计方案进行图案化展示的手段,不同之处在于其应用的技术更加先进,最终的成果也更加直观,对设计图进行表现的形式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图像外,还包括视频和交互手段等。[1]
2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数码图像技术的优势
2.1工具优势
在数码图像技术尚未被应用在室内设计中之前,设计师通常选择钢笔、水粉、马克笔和水彩等工具绘制设计图。由于不同的设计方案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往往需要使用较多种类和颜色的绘画工具才能将其进行呈现,不同绘画工具对图纸具有的不同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另外,在展示设计图的过程中,外界的诸多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长时间的光照等会导致马克笔出现褪色的现象等,无法保证设计图始终以最完美的状态将方案内容呈现在众人眼前;而数码图像技术的出现将传统手绘的不足逐一进行了完善,3DMax、Auto…CAD等软件是现阶段设计师常用的制图软件,其完全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并且实现了对制图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2.2过程优势
在应用手绘的方式对设计图加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具有优秀的绘画和表现能力,不仅应当对方案所涉及的物品外形进行掌握,还需要对不同物品和人体的比例进行掌握。在此基础上,通过绘画的透视原理将效果在纸张上进行呈现,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建立在设计师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计算的基础上。数码图像技术则不然,它在应用相应的手段掌握物品尺寸之后,便可以着手进行物品的塑造过程,经过一系列的建模、灯光、材质、渲染和后期,将设计成果进行最终的展示。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只需要保证建模数据的准确性,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成果。因此,可以说数码图像技术在设计图的制作过程方面远远要易于传统的手绘。
2.3效率优势
无论是应用传统的手绘或是应用现代的数码图像技术,在呈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其在用时方面相差无几。但需要明确的一点在于,一旦需要对设计图进行修改或复制,传统的手绘效率则要远远低于数码图像技术。另外,应用数码图像技术还能够实现将设计图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效果,这也是手绘无法实现的。
3数码图像技术所具有的特性
3.1情节性
情节性主要体现在应用数码图像技术制作的设计图可以满足使用者对其进行互动和参与的特性。这一特性不仅吸引了使用者的注意力,同时还使制作成果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通过转变设计师和客户间的关系的方法,满足客户对最终设计成果的人性化需求,保证其质量。
3.2可复制性
与传统手绘工艺相比,数码图像技术在对图案的复制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需要人们明确的内容在于,该项技术并不仅仅是将图案进行单纯的机械复制,而是可以通过更改参数的方式,保证复制成果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数码图像技术所具有的可复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图案进行快速、大量的复制;第二,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方式将复制品进行替换;第三,复制出来的图案可以在保证自身具有样品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变化,这一特性满足了设计师对创作的个性化需求。[2]
3.3高明度、高纯度
由于数码图像技术所依托的平台为电脑,因此与传统技术相比,在图案的明度、纯度和清晰度方面均具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也就是说,应用该项技术制作的设计图只有在屏幕上进行展示时才能完美地呈现其所具有的效果,而运用传统的纸质媒介则无法对其加以展示。
4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数码图像技术的过程
4.1进行建模
作为应用数码图像技术进行室内设计的基础步骤,建模通常分为两种,分别是对平面图形进行展示的二维建模,以及对立体空间进行展示的三维建模。
4.2空间设计
想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师需要具备非常优秀的空间掌控能力,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应用相应的软件对空间的细节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设计师在对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要步骤为外墙设计,通过应用制图软件,将相应的空间通过平面和立体两种方式进行呈现,并应用3DMax导入效果图,制作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模型,保证效果图与工程图的一致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4.3照相角度的确定
想要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效果图,对其进行取景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图的整体构图是保证完美呈现设计方案具有的空间氛围的基础。因此,在选择照相角度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当根据不同空间所具有的氛围选择出特定的中心物品,然后以该物品为基础对其他物品进行相应的布置,然后再对照相角度进行调整,保证中心物品始终处于画面的华与星。只有保证照相机角度的合理性,才能将所选择的灯光和材质效果进行最佳呈现,也才能使最终生成的效果图在物品主次、虚实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3]
4.4灯光的选择
在对某一空间内的视觉效果进行渲染和呈现时,通常需要依托相应的光线。因此,在应用数码图像技术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调节灯光参数的方式,完整地展示照明具备的烘托气氛的功能,更好地呈现设计效果。
4.5材质的选择
物品的材质是保证最终设计图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它也是作为实践载体存在的。因此,设计师不仅需要在室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其加以应用,在制作设计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明确材质选择的重要性,通过应用拥有不同特性和表现力的材质的方式保证设计方案的真实性。
4.6进行图像、视频渲染
渲染主要指的是通过应用设计软件具有的渲染功能,保证对设计方案的图形和视频进行渲染生成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渲染过程中设计师应当保证正确选择分辨率。
4.7后期调整与制作
在渲染的步骤告一段落后,设计师还应当将生成的图形或视频通过相应的处理软件对其进行校色和裁剪,保证最终获得的效果图的真实性,充分展现数码图像技术的优越性。
5在室内设计中应用数码图像技术的影响
5.1可进行虚拟设计
由于数码图像技术的应用需要依托相应的工具,这就决定了设计师需要对其开展工作的场所进行明确规划。而不同的设计师在对同一空间进行设计时,往往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方案,因此,运用模拟能力相对优越的数码图像技术,可以将设计师的想法进行完整的呈现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入,为设计师提供虚拟设计所需的必要条件,使设计师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设计空间。
5.2设计效果真实
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最终的效果图通常是由设计师经过专业的绘图软件进行制作和展现的,也就是在掌握正确透视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的色彩和光影进行组合,保证效果图中所包含的物体更加立体、真实。因此,可以说效果图是保证室内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数码图像技术被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之前,设计师一般会选择手绘的方式。往往会利用各种绘画材料,如水粉、钢笔、水彩等,在纸张上呈现最终的设计效果。手绘的方式相对来说工序烦琐复杂,并且对设计师的绘画功力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而数码图像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保证效果图的准确性,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果图所展示的色彩饱和度和真实性。设计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设计方案内所包括的元素进行分析和模拟的方式,将不同元素的质感进行准确的表达。可以说,该项技术的应用将效果图的表现力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在制作效果图的过程中,设计软件往往有信息丰富的图库,能够实现将空间进行分解、排列和组合的目的。另外,还能够对效果图所呈现的视角进行更改,使人们在对其进行观看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5.3保证设计过程的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室内设计工作所涉及的范围也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传统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以作坊为主的工作模式也会对设计师产生一定的制约。而应用数码图像技术则可以高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保证设计图能够完整呈现设计方案的精髓。另外,应用该项技术进行室内设计工作,避免了由于设计参与者间的沟通不畅导致发生不必要的误解的情况。现阶段,设计师可以通过数码图像技术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在每一位参与者的眼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保证设计师和客户间的高效沟通,使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核对设计方案,准确了解客户不满意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室内设计工作,与传统方式相比必然会具有更高的效率。除此之外,数码图像技术的应用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设计过程的社会化,使不同国家、种族和地区的设计师实现相互交流,保证了设计行业的长足发展。
6结语
数码图像技术作为现阶段室内设计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项技术,本文以室内设计和数码图像技术涉及的概念出发,对应用该项技术开展室内设计具有的优势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将设计过程进行了完整的叙述。最终,从虚拟设计、真实性和社会化三个方面将该项技术的出现对室内设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供设计师在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同时为数码图像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洁 单位:都江堰庆典公司首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万鲤波。数码图像技术在室内设计表现中的艺术特征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3.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篇二
关键词:人防工程;工程设计;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应全面反映出事前控制观念,以使造价控制的组成更具体、更合理,推动造价控制不断向前发展。项目设计图纸形成后,工程的结构形式、设备材料、机械选型、装饰标准等多方面内容也会随之确定,从而也确定了工程的整体投资额度,所以人防工程的造价控制应把设计阶段作为主要核心,并处理好设计阶段的各种问题,才能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
一、设计阶段是控制造价的关键
在设计阶段,由于针对的是单体(具体项目)设计,是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显露出来,并使之可以实施。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节省工程成本的重要方式,如果做好的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三算,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因此说,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
二、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
当明确了控制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和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件具备时,要控制造价就要合理的确定控制目标。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目标一般是用投资估算作为方案设计估算的控制目标,用方案设计估算作为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有技术设计时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技术设计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标,用修正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如果没有技术设计时就直接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施工图预算的控制目标。
在确定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造价控制的目标,要使目标值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不能使目标值和实际值相差太远,同时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各目标值要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以单独存在。
三、人防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充分发挥价值工程相应作用
人防工程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主要是为了提升研究对象自身的价值,以功能分析为重心,在逐步实施总承包制过程中,价值工程对整个项目投资控制发挥出自身最大效用,其实施方法是先把人防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需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价值工程原理与手段来做功能成本分析,然后设计人员和业主以及与各利益有关者进行相互沟通,并在设计时全面考虑建筑成本和使用周期内日常维修费用的有效性分配,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功能来正确选择,让其结构功能更加合理,使功能和成本之间的比例达到最优化。
2、主张限额设计
根据工程投资估算标准对初步设计进行控制,然后按照初步设计整体概算的标准对施工图设计进行控制,这一过程称之为限额设计。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好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这两者产生的不合理变更,如果一定要变更就应该尽早实现,以减少损失的发生。并且要严格控制好变更产生步骤,对设计标准和设计规模进行合理化控制,正确取定整个工程造价的基本资料,通过逐层逐次的设计额度来管理与控制投资限额。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要对方案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依据审查决定的投资来落实,对施工图预算进行严格控制,使其额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实施设计时要树立良好的动态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各项设计工作,以实现美观、经济和使用的建设原则。
3、注重地勘报告
人防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项目设计质量和工程造价。如果地质勘察报告太过保守,就会增加项目的基础工程量,形成不合理投资,严重的甚至会使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误差,导致在施工作业时产生工程变更,使得造价失去控制。为此,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监管水平,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则要高度重视地质勘察报告,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4、建议实施设计招标
利用公平与公开的竞争方式来推动设计单位主动提交安全、可靠、经济且实用的项目设计方案,这一过程称为设计招标。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论证,尽可能降低变更产生的几率。在评定各单位设计方案时应适时引入价值工程来进行帮助性分析,且每个设计方案都要设定有几个不同的评价指标,同时根据重要程度实行权重分配。通过比较各种不相同的设计方案,从而选出具有最大价值系数的项目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设计进度计划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组织方案。经过技术对比、效果评价和经济分析这一系列过程最终评比推选出技术先进及经济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
5、推行设计监理
在人防工程的设计阶段实施监理制度,主要是为了突破设计单位原有自我控制的约束。设计阶段的监理控制应把侧重点放在投资控制与质量控制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积极实施设计索赔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设计的实际质量与经济性。此外,还应尽可能推行工程施工建设的总承包形式,也就是说整个人防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都要有相应单位负责,促使承包商能够在设计阶段直接参与到其中,同时在主要设计文件上全面反映出项目的施工工艺、工期缩短以及成本降低等各方面内容,以达到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减少设计变更频数,最终实现造价控制。
6、运用标准设计
运用国家和省市每个专业部门的工程标准通用设计,称之为标准设计。工程的标准设计又称为通用设计和定型设计,其主要是在工程建设过程的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中产生,属于人防工程项目标准化成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标准设计中的每个具体标准可根据设计单位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正确选用,而设计标准作为项目设计规范是人防工程实行勘测、预算、设计以及施工等工作的主要依据,在人防工程的设计阶段实施标准设计,可缩短实际设计周期,经过合理选用后可组织生产一定数量的标准构件,达到建设效率提高、节约建筑材料、缩短施工周期、降低造价成本的目的。
7、加强设计人员素质
在应用价值工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应积极追求先进的设计方案,使其更趋向合理化,并在力求设计方案先进的情况下保证其经济性。每个专业化设计人员都应该提高工程造价意识,适时引入竞争机制,以便在设计过程中真正落实投资控制观念,改变当前一些设计人员因不了解预算价格与材料价格而出现设计和造价脱节的情况。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经济核算观念与意识,杜绝求安全而导致浪费情况的发生,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技术设计和经济设计之间的有效结合。
结束语
总之,在人防工程的设计阶段要积极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利用优化设计、限额设计以及设计招标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减少工程造价成本,尽可能在保证技术先进的基础上做到经济合理,并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实现技术先进,使工程造价日趋合理化,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投资控制效率以及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孟林。浅析建筑工程中人防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1,(08).
[2]吴春艳。议控制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中的地位[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9,(03).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篇三
[关键词]档案管理者;管理新技能;提高
一、关于“技能”的新内涵
相对于观念的间接影响和基础而言,是否有新技能,是能否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的直接因素和现实。当然“技能”一词的涵义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就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定义一样,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掌握信息语言,会断文识字,更重要的是掌握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信息语言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从档案界整体人员的素质而言,在电子文件时代来临之前,更新技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二、加强培训,掌握新技能
就整体而言,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界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目前红星档案部门拥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门人才,也有一支力量不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队伍,然而这两方面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粘合不紧的两张皮,有机结合程度不高;而至于兼具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一身兼两任者,则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要改变这种不缺人但人才匮乏的局面,需要我们走内举外引之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有志献身于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具体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各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要加强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的教育,要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尤其是档案计算机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问题,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总之,高等院校档案专业要对档案专业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教育,尽快培养出一批既掌握档案学知识、又懂得新技术运用的专业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只有高等院校档案专业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才是真正解决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措施。
第二,加强档案干部的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已经普遍开展了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放到第一位,树立用人新理念,以追求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并举的双重效应。
第三,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吸纳、引荐、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档案工作队伍,提高档案人才队伍的质量。
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与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给档案部门的压力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虽然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谈不上有“优胜劣汰”的竞争,但是如果不能主动适应随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必将使档案部门的工作水平滞后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胜任信息社会中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责,最后也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评价,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地位也会进一步下降。因此,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在面对技术革命的冲击时,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的发展变化。正如有些同志所言,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要做到既冷又热。所谓冷,就是要牢牢把握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便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所谓热,就是要加紧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习电子文件形成和管理知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迎头赶上,适应这种形势。
三、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
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呢?我国1999年出版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就分析过这个问题,并指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包括三大方面。我们认为这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相一致的。
(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1.档案学概论
了解档案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中国档案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明确档案的基本含义、本质属性和档案种类的划分等。
2.档案管理学
了解和掌握以档案收集为重点的档案馆(室)的馆藏建设方法与途径;掌握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提供利用的原则、方式和方法;掌握档案管理和利用中有关信息的反馈技术和方法等。
3.档案保护技术学
了解纸质档案耐久性的检测指标及方法,掌握造纸原料质量、纤维质量、造纸工艺与纸质耐久性的关系;了解各种纸质档案字迹材料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掌握影响字迹材料耐久的因素;掌握一般声像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和保护条件;了解档案馆库温湿度控制的依据,掌握档案馆库内外温湿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了解微生物、昆虫、鼠类的基本知识及危害档案的情况,掌握防治它们危害的措施、技术和方法等。
4. 文书学
了解文件的概念,明确文件及公务文件的特点、功能及其表现;划分公文立卷范围和编制立卷类目等。
(二)计算机应用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自然科学基础学科
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成都厂庆学、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等。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物质运动规律,掌握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子及电路原理等。
2.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专业学科。在这项技术学科领域内最主要的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特别是规模型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子学方面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认真学习微电子技术,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原理,特别是集成定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打好基础。
3. 电子计算机技术
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目的是了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懂得电子计算机的算术基础、数理逻辑、脉冲及逻辑电路、运算方法及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及外部设备等,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
4. 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
目的是了解熟悉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和其他数制的转换关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各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等,掌握程序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现代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
如果说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及软件基础上的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大脑”的话,那么由程控交换机、光缆、通信卫星及其他现代化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交织而成的覆盖全球的电信网络,就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就是要了解现代通信的工作原理及所需设备的作用、性能及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存储、传输的方法和技术,为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打好技术基础。直接管理电子档案的人员,应掌握网络操作技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6.办公自动化(OA)及电子计算机帮助设计(CAD)技术
电子计算机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生产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OA)和电子计算机帮助设计(CAD)、帮助制造(CAM)等方面,并产生着大量的电子文件。我们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帮助设计、帮助制造等基本知识,就掌握了电子文件从产生到运作的过程及规律,便于从电子档案管理角度提出电子文件形成和归档的技术要求。
7.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
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正在两个方面迅速地展开:一是为提高纸质等载体档案的管理效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而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二是电子文件归档及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前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应用,已被红星档案工作者接受并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者正在起步。学习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就是要了解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各种应用的典型范例,熟悉其相应的应用程序等,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地拓宽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范围。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应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8. 设备维护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涉及很多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通信的一系列设备、电源设备、调控设备等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而且要涉及到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掌握一些保养、维修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9. 标准化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离不开标准化。它涉及到标准制定、贯彻、修订等知识和方法;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管理、电子文件生成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工艺流程、保存条件等多方面的标准内容。了解并制定、完善这些标准,才有可能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篇四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探讨
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新设置的科目之一。在现阶段这门科目的资源建设、设备配置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教师有效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技术学习、技术设计过程融为一体。技术试验的教学对技术课程来说必不可少,在现阶段教师要创造条件建设技术试验室。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领悟技术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现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评价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有效的教学实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1. 精心设计,将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设计过程融为一体
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模块的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条件限制、设计的优化及改进等融会贯通在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中。普通的技术设计活动要经历产生需求──发现问题──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优化评价等几个环节。在技术学习活动中,学生要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从两个过程的阶段和时序来看,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和技术的设计过程天然就是统一的。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技术探究和设计的欲望,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学生技术学习和技术设计过程的有机整合。
1.1 进行整体设计教学,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组成,这是和传统的以各学科知识体系作为课程结构的一个最大区别。同样,和传统的以知识的逻辑顺序为编排思路的学科课程不同的是,通用技术课程以技术内容或专题编排,涵盖了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服装及其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九个模块的专题,这九个模块几乎涉及了高中所有的学习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呈线性逻辑结构的系列的知识点,而是覆盖了人类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个个技术的设计或制作。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在整体把握各模块教学目标、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单元、每一节的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学习任务,综合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和资源这四个要素,合理配置教学时间,恰当选择教学形式。比如“流程与设计”单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条件确定学时数,每一学时的大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演示的试验有哪些,学生应做的试验和设计有哪些,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给他们哪些方面的引导,建议学生阅读的资料和建议利用的制作资源有哪些,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有哪些等等。又比如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将整个模块分成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设计的形成、设计的交流与评价等三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下又包含若干小主题,可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来进行。
为了完成模块内容中的某一教学任务,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而异。倡导教师根据模块中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特点,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法,陈述性知识可以采用讲解、展现、演示等方法,对于程序性知识,可采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讨论和自主型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
1.2 设置问题情境,密切技术和生活的联系。
技术的性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起源于在满足需求和愿望的过程中人类所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技术来加以解决。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的立足点,也是学生进行技术学习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在讲述“系统与设计”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调查本校供水、供电、供气的不合理环节,并应用系统优化的思想加以改进;又有教师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校要举办运动会,请同学们为运动会设计竞赛日程表。再如在学生学习了开环控制后,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习题是这样表述的:
为学校高新的教学楼设计并制作一个走廊灯自动开关装置。已知的材料有:传感器,一套开关电路。设计要求:当人脚踏上门口的垫子时,灯会打开;在短暂的延时之后,灯自动熄灭。
教师设计这道练习,不是让学生通过书面陈述的方式设计一个开关电路,而是给定真实的材料和物品,通过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动开关的廊灯,考查学生对开环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运用,并限定设计要求,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活动进行调控和比较、优化。
总之,在实施教学时,通过引领学生经历不断的发现问题──应用技术──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学会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走;理解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的技术本质。
1.3 精心选择案例,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
技术实践源于生活,但不是所有的技术活动都能够在生产、生活实践的真实场景里呈现。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技术实践、技术设计的案例或设计匠心独运的活动,引导学生去体会设计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技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掌握技术思想和方法的能力,如整体性、反馈、系统、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等。
在“技术与设计2”模块的“结构与设计”专题教学中,可事先让学生调查,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结构,来了解结构的主要类型。
又例如“系统与设计”的专题教学,因为系统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述系统的概念、特征、要素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和体会。在讲到系统的特性时,教师教学时便先列举出一些格言或俗语,引导学生理解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性特方法时,教师不是先讲什么是系统,然后讲什么是系统方法,再讲系统方法的重要意义。而是先让学生阅读两个案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到系统方法的一些主要特征:系统强调整体最优,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组织、管理、配合和协调。它处理问题的思路首先着眼于系统的整体,从整体出发去研究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去反复考虑。
教师教学时还可精心设计调查、探究、分析与讨论、设计与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技术,体验技术设计与实践的过程,引发学生对技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技术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在冲动,并通过设计与制作来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
2. 创造条件,建设通用技术课程试验室
技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基本途径。科学实验目的在于甄别真伪,技术试验目的则在于选择和优化。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试验是师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材料、工具和设备等物质手段,在给定的条件下,主动控制或干涉研究对象,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试验过程中目的的确定、任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仪器的选配和校准、数据的观察和处理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但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它的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的建设和配备还不完善,各地基本上没有配备通用技术试验室。在这种情况下,红星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创造条件,建设通用技术课程试验室。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课指导学生学习仪器小设计、小制作和进行技术小试验活动,在学期末,让学生自选优秀的作品拿到学校参加展评,并要求学生就每件作品写出论文报告或设计说明。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素养,将学生的学习、技术的试验、模型(产品)的制作与评价融为了一体。
学校在规划和购置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设备工具与教学材料时,应注意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提倡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利用本土资源和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或废弃物等,制作可替代的简易仪器、教学设备、教具、学具等。即使在经济发达或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应充分利用低成本、高效益并有利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物质资源,注意所用材料要对环境无污染,对学生身体无毒无害并安全可靠。
3. 寓文于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文化,不是外在于技术之外的内容、形式和特征,而是渗透、融合在技术及其产品之中。在通用技术课程九个模块所涉及的技术中,都能挖掘出有关技术文化的内容,都蕴涵着让学生能看到或感受到的不同特征、不同形态的技术文化。例如九个模块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具所用的“技术产品”,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制作出的“技术作品”,在材料、结构、造型、制作、外观等方面,也肯定会呈现不同的式样和特征,体现不同的个性和风格。这些不同式样和特征的“技术产品”或“技术作品”,就一定携带着不同的技术文化。通用技术的教学,一方面要能使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图样表达设计思想,但另一方面更要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技术文化的鉴赏者和创生者。
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懂得技术设计与技术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设计的交流”时,应当让学生知道技术图样、图表、技术符号、技术框图等,都是携带着一定技术特征和信息,传递与交流技术文化的象征符号。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设计产品模型与原型的制作、制作成功后“产品”外观的润色与修饰、设计方案的权衡及制作“产品”的评价等部分,都应渗透能使学生体验并感悟的技术文化的教育内容。
在“技术与设计2”模块教学中,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典型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或控制设计,以及体现“技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典型“技术产品”,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通用技术中技术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又能使学生感悟技术文化所蕴涵着的艺术感与人文精神;同时,这些典型设计和典型“技术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师及制造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意念、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他们的科学观、道德观、价值观,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发挥技术文化所具有的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作用。
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技术设计与技术文化密不可分”的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建筑及其设计”模块的教学中,可带领学生参观或考察一些当地典型的古建筑、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或让学生收集、展示一些世界各地知名建筑的图片,概括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现代建筑风格与特点;同时还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不同的建筑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批判和评价的能力。又如在“服装及其设计”模块教学中,开展“把文化穿在身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中外不同时代的典型的服装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我国不同民族的服装,体会服装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还可请学生分析“旗袍”“成都装”“牛仔服”等典型服装及其产生的原因、社会背景及影响,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服装文化,增强对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的包容和吸纳能力,提高着装和服装设计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在“家政与生活技术”模块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外传统的家政理念的学习与比较,理解中西方传统文化异同,认识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的民族之间的文化对话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传统的、优秀的家政理念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起,正在向世人展现着它的魅力,同时也被其他民族吸收、转化。同样,我们对外来的、优秀的家政理念及文化也应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要善于吸纳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最后让学生深刻体会,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都必须扎根在民族的、现实的土壤上,只有这样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篇五
关键词:特点人员要求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的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不同于普通的档案,属于科技档案,它的特点主要有:专业性、成套性、阶段性、更改性、纪实性。
专业性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是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燃气等各专业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合作设计的产品。因此,建筑工程的技术档案在分类、编目等工作时,都要考虑到技术档案的专业性,以及各专业间相互联系的特点。不同专业的技术档案不能混淆在一起,在分类时要考虑档案所属专业。
成套性
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活动的特征决定了它的成套性。建筑工程的技术档案按照一个独立的工程项目把它们组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其中每一页文字、每一张图纸都是该工程档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它的成套性。建筑工程的技术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管理工作,都为这种成套性的特点所制约。
阶段性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记录了建筑工程项目从“酝酿――设计――施工――建成”,一个复杂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像等各种载体的工程档案资料,其中包括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依据的前期批文、勘察测绘文件、设计文件(各设计周期的文件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的设计),竣工验收文件等内容。各不同的设计阶段之间,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明显的阶段之分。因此,每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分别组成各自的有机整体,决定了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的阶段性。 前一阶段的设计工作没有完成,无法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
更改性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有设计初期意想不到的突况,会有甲方的临时变更要求,会有新的法规、标准的要求,会有施工图审查机构的要求,会有设计不完善的地方……这些情况需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原设计进行更改。这些修改是不可避免的。
纪实性
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活动,保存了这些设计信息资源,并作为设计成品可追溯的依据,对于设计单位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要求
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掌握、领会国家及地方性法律,做好建章立制工作、规范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建筑工程技术档案各阶段的收集、整理、保存过程。保存就是为了利用,也就是它的社会性。
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遵守档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的归档,做好档案的分类、编目、保管、借阅、利用、鉴定、统计、保密等各项制度。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档案管理者应具备基本的档案管理能力,还应具备一些建筑工程设计各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设计周期,能识别各专业的图纸、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管理的业务水平,这样管理起来才会更加有条理。
每个建筑工程设计形成的技术档案,都是一个独立的档案,具有唯一性。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形成的图纸、文件必然具有数量大、信息量大、不断递增的特点。所以,在管理上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服务意识,又要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同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同配合,运用档案信息化系统,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有信息加工处理方面的技术。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成为具有多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三、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加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应设计活动的文件材料,是工程设计、业务建设成果的真实记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信息资源。为了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满足工程设计文件、资料可追溯性的要求,保证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的有效性,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应加入质量管理,使其管理更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档案的技术效用和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开始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问题,要杜绝发生档案的丢失、遗漏,保障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将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纳入质量管理范畴,运用质量管理,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的绝对安全。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工作的性质:
第一、它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既表现在建筑工程技术档案本身是一项专业技术的记录和一项技术活动的产品,同时还表现在建筑工程技术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第二、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工具,科学地管理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进一步发挥档案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质量、效率是我们在管理科技档案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提供利用等环节中,必须把科技档案的质量管理要求贯穿于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要研究那些影响档案质量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来控制它们,这就要求抓好各个环节、各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积累的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的质量好坏,控制了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档案质量是档案的生命线,档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效用。我们每个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必须树立档案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使档案质量不断提高。
四、建筑工程档案的利用
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管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要加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加强档案基础管理。档案管理员除了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下功夫外,还应着重做好档案的编目、检索工作,建立健全检索档案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时、系统、完整地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要。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范文 篇六
[关键词] 成本优化; 设计优化; 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家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形势,国内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呈现出从粗放型向技术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各地产公司在重视完善规划、建筑等专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管理,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设计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1指导思想
工程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工程成本控制这一主题,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原则下,结合理论、技术、经验、科技等,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以求得工程成本经济合理,对社会技术资源进行沟通、整合、利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结构工作性能设计新理念,加深对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条文理解和消化,用活规范条款。做好与建筑专业配合工作,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各阶段控制工作,把设计各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规划方案阶段积极主动参与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技术管理,在为营销、规划、建筑服务的同时,对工程成本加以控制,从结构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建议。
[例1] 某项目十几栋高层建筑方案,在高宽比、错层等方面超过国家结构规范相关规定,必须首先做结构整体模型振动的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后才能确定结构设计上的非常技术措施,最后还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这样必然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间及工程成本。结构专业提出上述意见后,营销和设计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对规划、建筑方案进行修改,项目开发时间和工程设计成本得到控制。
[例2] 某项目5万平方米地下室设计,由于规划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消防通道在地下室顶板上位置,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为了建筑师日后随意布置消防通道而将消防车荷载满铺地下室顶板来进行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每平方米2吨消防车荷载),此做法使地下室及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大为增加。公司审图时发现了此问题,建议建筑专业首先布置消防车通道,结构专业再重新进行地下室和基础结构设计,避免了多花冤枉钱。另外一个项目正好相反,也是5万平方米地下室,规划方案将消防车通道完全布置在社区地下室上,结构专业看图后,提出完全可以结合社区外市政道路而不必在社区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消防车通道,建筑专业接受此建议,减少了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工程成本。
2桩基础与地下室设计研究与优化
2.1桩基础承载力取值
目前,国内设计单位对桩基础承载力取值是参考地勘单位提出的建议值,再根据土壤物理指标进行理论计算而确定。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比较保守,取值偏低,普遍存在桩基承载力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偏高现象。近两年来,在地产公司项目的桩基设计中,推广以试桩的方法来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从结果来看,这种设计值普遍比以理论计算确定的设计值高出20%以上,相应减少桩基础工程成本支出20%以上。如成都某地产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14栋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以试桩方法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为250吨,比一期以理论计算确定设计值170吨提高了4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都某公司水岸春城项目,2003、2004年桩基设计取值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为45吨,2005、2006年采用以试桩来确定桩基设计值方法,设计取值提高到55吨,桩基承载力设计值提高了22%;成都答谢宴会某公司成华观邸一期桩基原设计值为40吨,后经过试桩将设计提高到55吨,提高了37%;成都某公司项目通过试桩修改原设计,使桩基工程成本降低200多万元。
2.2地下室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工程成本较高,对地下室设计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跟踪。在柱距布置、层高、半地下室或全地下室比较、消防车荷载取值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控制。如成都某地产公司地下室采用扁柱形式,合理利用空间;自贡某公司5.2万平方米地下室,公司对设计院设计成果进行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成本每平方米减少59元,工程成本少支出300多万元;成都某公司2.5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从结构设计角度优化设计,取得170千克/平方米用钢量的好成效。
社区地下室顶板上普遍放置1~1.5米厚覆土以便绿化。对处于覆土上的消防通道的消防车荷载取值,经过受力分析,建议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考虑消防车荷载在覆土竖向扩散作用,消防车荷载取值比“规范”值小于覆土厚度的倍数,一般在1~1.5倍,从而减少地下室和基础工程设计成本,此建议已在许多项目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得以应用。由于消防车荷载比较大,对此折减后可取得比较好经济效益,以上项目地下室均采用了此建议。
2.3抗浮(拔)基础设计研究与优化
抗浮(拔)基础作用是抵抗水浮力,目前国内抗浮(拔)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常用抗浮桩基础和锚杆(minipile)抗浮基础。成都某公司4个项目均有较大地下室,其中d7-6项目地下3层地板水浮力达12吨/平方米,均采用锚杆抗浮基础。由于锚杆抗浮基础工程量极大,工程成本较高,公司对4个项目的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和研究,主要从锚杆入岩长度、锚杆平面布置、锚杆中钢材选取设计3个方面入手,打破常规设计方法,使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锚杆入岩长度常规设计方法是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以试验方法来确定锚杆入岩长度的创新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应用于上述4个项目。如k2项目原设计为入岩8米长,公司通过试验确定为6米,比原设计降低2米(180元/米)。
锚杆中钢材设计常规做法是将理论计算结果乘以2倍安全系数。公司认为钢材本身性能稳定、离散性较小,锚杆中钢材安全系数不应取2,而应取结构设计中1.25倍安全系数,这样,锚杆中钢材可以节省37%。此项建议在上述4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锚杆平面布置常规设计方法是将锚杆布置在柱子下部,作用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水浮力通过底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柱下承台与锚杆相平衡。经研究,常规锚杆布置设计方法存在两个传力路线,需要在底板和梁中配置大量钢筋去承受和传递水浮力荷载,设计成本较大。由此,产生了对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想法,即通过减少传力路线来降低工程设计成本思路。结合地下室锚杆抗浮基础设计,对锚杆3种布置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方案一,锚杆均匀布置于底板;方案二,锚杆均匀布置于梁下;方案三,锚杆集中布置于柱下。对上述3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定量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不同锚杆布置技术方案对工程成本有较大影响,方案一比常规设计方法方案三工程成本支出少54%。鉴于此,项目地下室锚杆布置均采用方案一,即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k2一期锚杆布置采用梁下布置,即方案二。
3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
上部建筑面积大,对整体工程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对此结构设计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很大程度依赖于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的技术专业水准、责任心和心态,从理论上讲他们有义务为业主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对《规范》负责而没有对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负责,甚至有意无意加大钢筋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如何使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品质,又要保证工程设计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是房地产企业设计技术管理人员职责所在。
近几年来,地产公司加强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举几个案例。
[例3] 成都某公司项目在国内开发的第一个超高层住宅项目(近150米高),原预计上部结构标准层土建工程成本为1 000元/平方米。公司加强该项目结构设计管理工作,在结构设计中密切与设计单位沟通交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减低荷载、设计技术等,最后达到结构工程土建设计成本仅为900元/平方米,与普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标准层工程成本基本一样。
[例4] 成都某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开发14栋高层建筑方案,均为适合市场需要的南北通透的板楼结构,建筑高度与宽度比最大达9.6,远远超过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6的限值,通过努力,成都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同意将建筑高宽比只能放宽到8。若按高宽比8来设计,项目二期将有8 000平方米面积无处放置,必须对二期重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而二期地块和时间限制又给重新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难度,最好还是在结构设计方案上加以解决。首先,公司要求和指导设计单位以结构工作性能设计理念进行结构方案设计,通过加多剪力墙、调整计算荷载、加宽基础宽度等技术措施使结构方案达到可行。之后,该公司对成都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进行技术上的说服工作,经过一段技术交流后审图中心领导终于同意上会。由于方案准备充分,专家在评审会议上没有提出原则意见,结构设计方案获得顺利通过,由此保证了该项目营销定位、原规划方案得以实施,保证了项目开发进度。
成都某大厦项目为超高层写字楼项目(近150米高,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单位结构施工图设计中,标准层用钢量为85千克/平方米,在技术管理参与下,设计单位对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后使标准层用钢量降至70千克/平方米以下,取得比较满意结果(4.5元/千克工程造价)。
4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成都某公司两栋楼位于10米深回填土上,每栋建筑面积为4 000平方米。桩基承载力设计值为45吨,扣除10米深回填土作用在单桩上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值36吨后,单桩承载力仅剩下9吨,必须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对几个回填土地基处理方案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碎石桩处理方案。设计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的碎石桩数目为2 052根,公司独自对此方案进行优化,碎石桩数目减至332根,仅为设计公司的16%,工程成本减少84%,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成都某公司为配合销售先建会所,环绕会所三面地下室工程是在会所竣工后才开工的。会所三面离地下室距离在2米左右,地下室开挖前对会所支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单位设计支护方案为直径800毫米联排灌注桩,入土坎固6米,悬挑6米,共计12米,灌注桩作为悬臂梁工作。公司考虑由于土质较差,对桩的堪固作用不会太大,对该方案提出在联排灌注桩上部加设压顶梁以保证联排灌注桩共同工作,同时在会所3个侧面压顶梁之间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桁架为悬臂桩提供支点,如此,支护方案由灌注桩平面悬臂结构转变成受力性能更好的空间刚架结构。施工单位采纳公司意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会所在地下室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自贡某公司项目含有4栋高层、12栋小高层,建筑地仅5 000平方米。在这5 000平方米地块上的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上部土层液化严重、地下砂岩层深度变化急剧、地下有岩洞和土洞、砂岩层深度在8~35米间变化无规律。目前,16栋建筑分别采用了预制管桩、冲孔灌注桩、夯扩桩以及由伐板、夯扩桩、搅拌处理的复合地基3种基础组合,共计4种基础形式。如此复杂的地质情况和采用多达4种的基础类型,在开发中史无前例,技术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某项目一期有8栋100米高层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1 700多根桩施工完成后,在工程桩检测中发现桩基承载力仅为设计特征值的一半,经复压桩基承载力可达设计特征值80%。设计公司采用补桩方案进行处理,第一轮补桩设计方案每栋楼需补近90根桩,公司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经过技术交流沟通,设计公司对补桩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最后确定补桩方案为每栋楼45根左右,8栋楼补桩总数减少320根。
总体来说,节能降耗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了。正因为如此,企业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竞争力,减少了浪费。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涌,王金庆. 浅谈房地产项目结构成本的优化控制[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3).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篇七
关键词:优化组合 封闭式 防污染 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
“敢于和善于对人类已有成果进行反思,进行批判的人才会有更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如果围绕问题展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那么问题的解决就等于插上了一对翅膀,就容易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1]。”在“封闭式防污染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的设计与优化”[2]一文中,用批判性思维对“封闭式防污染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提出了四种优化方案。为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笔者首选第2、3两种方案,展开创造性想象,运用通用技术的理念、方法和技能,设计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优化的封闭式防污染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这是以化学实验装置改进为案例,进行技术设计方法和过程的示范。

下面再介绍我采纳“增设一个带控制夹的气囊,使试管内的气体变纯”和“将整体结构改为由导气管连通的制气和检验两个系统”的第3、4两种优化方案,围绕问题展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研制的如图5所示的又一种封闭式防污染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并对技术设计方法和过程进行示范。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经过对四种优化方案的反复研究和权衡,除“将‘四合一气体检验室’改为‘四合一棉团滤气筒’”和“增设一个带控制夹的气囊,使试管内的气体变纯”结合为首选外,“增设一个带控制夹的气囊,使试管内的气体变纯”和“将整体结构改为由导气管连通的制气和检验两个系统”两方案结合,也是一种不错的优化组合。
二、制定设计方案
该装置应由“气体制备系统”和“气体检验与防污染系统”两部分组成整体系统装置。“气体制备系统”由一大一小2支注射器管及橡胶塞构成;“气体检验与防污染系统装置”由4个检验容器、1个容器架和1支大注射器管组成四合一“综合检验管”,再在“综合检验管”上安装2个气囊(其中1个带控制夹)组成;然后,将两个子系统用导气管连通。
三、制作材料
50mL大注射器管1支,20mL注射器管1支,5mL注射器管5支,T形导气管1个,中号气球2个,控制夹1个,小胶帽5个,输液导管、中性笔芯杆、乳胶管及脱脂棉若干。
四、制作装置原型
(一)制作“检验容器和容器架”
(1)如图2所示,将4支5mL注射器管在1mL刻度处截取前端,用4个小胶帽套在安针嘴端头堵漏后制成4个检验容器①-④;

(2)将20mL注射器推杆截去推柄再打孔制成容器架??,逐一将4个检验容器插在上面。
(二)组装“综合检验管”
(1)如图3所示,将插有检验容器①-④的容器架⑤装入安装着T形导气管??的50mL大注射器管内,用半推杆胶塞??塞住管口;

(2)给T形导气管的两管口分别接上带控制夹气囊??和气囊???。
(三)制作“气体制备系统”装置
(1)如图4所示,在单孔橡胶塞???的孔内穿插用输液导管连接着中性笔芯杆(作为滴加试剂用直导管)的1支5mL注射器???;

(2)在20mL注射器管上端侧面打孔,并用乳胶管安装一短截中性笔芯杆作为导气管???,给下端的安针嘴套上小胶帽???,制成气体制备管???。
(3)将安有5mL注射器???的单孔橡胶塞???塞在气体制备管???上端。
(四)装配“又一种封闭式防污染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
如图5所示,用一截输液导管或乳胶管将“综合检验管”和“气体制备系统”装置连接为一个整体。

五、测试及评估
(一)测试(实验步骤)
1.实验前的准备
测试气密性是否良好(具体方法略)。
2.实验操作过程(以制取H2S和检验其性质为例)
(1)给大试管①底部加入少许硫化亚铁。
(2)给对应于一检①、二检②、三检③、四检④容器内的脱脂棉花团上分别滴上适量无色硝酸铅溶液、无色亚硫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混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红色溶液,使棉团浸润饱满;将插有检验容器①-④的容器架⑤装入综合检验管⑦内,用半推杆胶塞⑥塞住管口。
(3)打开控制夹,通过小注射器???给气体制备管???底部的硫化亚铁内滴加少量稀硫酸,二者发生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经由导气管???,从左向右通过4个检验容器,再经T形管??,用手捏扁无控气囊???时即可进入带控制夹气囊??。
(4)待带控制夹气囊??微微鼓胀,估计综合检验管⑦内的气体变纯后松开捏压无控气囊???的手,关掉控制夹任由气体进入无控气囊???。
(5)不一会,会发现一检①、二检②、三检③、四检④容器内浸有4种液体的棉花团,由左向右分别变发生变化:有黑色沉淀物生成、有黄色沉淀物生成、溶液变红色、红色褪为无色。由此验证了反应后生成的具有还原性和酸性的气体为H2S。
(二)评估
1.特点
(1)新增的带控制夹气囊能使“综合检验管”内气体迅速变纯,待检气体能与浸在棉花团内的检验液充分接触,缩短了实验时间,达到了设计要求。
(2)该优化实验装置的设计,材料易得,加工简单,制作容易;妙用双气囊,环保无污染;实验操作简单方便,符合教具微型化,试剂微量化的绿色化学理念。
(3)这一由导气管连通制气和检验气体性质两个系统的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处处渗透着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它的优化设计过程,是对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过程,也是对创造性想象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若能吸收学生参与,可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技术素养。该化学实验创新与通用技术教学相衔接的成功案例,是用技术方法和技能研制化学教具、在实践运用中学习通用技术的又一次示范性尝试。
2.用途
(1)用于SO2、CO2、Cl2、H2S、NO2等常见气体制取及其性质检验。
(2)讲授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设计及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综合内容时,可作案例。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李艺,董玉琦。第六章第二节 课程目标及其定位[M].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4).
[2]韩独石。 封闭式防污染气体制备和检验装置的设计与优化[J].中小学教育,2014(1).
此文系甘肃省“十二五”2013年度规划课题《提高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综合工程方略研究》「编号:GS[2013]GHB0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韩独石,原甘肃省成都庆典活动策划供应县一中实验教师,高级工程师,甘肃省优秀专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退休后返聘。现为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通用技术组组长,成都开业庆典公司市通用技术课程韩独石工作室主管,从事通用技术课程教研工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7篇通用技术设计方案是由华与星成都庆典策划公司精心整理的通用技术设计方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最新范文
六一游园活动方案(优秀10篇)10-31
体育课外活动方案(精选10篇)10-31
室内外开荒清洁保洁方案(精选8篇)10-31
春游策划书精选5篇10-31
游园活动策划书(优秀3篇)10-31
七夕活动方案3篇10-31
元旦主题活动方案「通用6篇」10-31
技术方案(优秀7篇)10-31
技术方案精选10篇10-31
婚礼策划方案(最新5篇)10-31

13699091992 18908235072 发送短信